全年目录文章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 Vol.39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两晋文论的文艺精神及现代意义
    陈志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6.  
    摘要99)      PDF(pc) (1029KB)(54)    收藏
    两晋尊崇雅正的诗歌思想、以“征实”为创作原则的赋论及日益突出的文体意识等体现着两晋文艺之实用精神。陆机“诗缘情”的诗歌思想及以杜预、范宁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重视文章辞采等体现着两晋文论的审美文艺精神。两晋僧人在文学中注入具有超越尘俗的佛家思想、以成公绥为代表的以赋沟通天人的思想及研究文士专书的大量涌现,这写都鲜明地体现着两晋文论的超越精神。两晋文论的文艺精神在反思品格、不废辞采和文学意义的拓展等方面仍不失其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在失望与怀想的交织中窥见光亮——徐志摩涉林徽因情事诗作补遗
    高文翔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7-11.  
    摘要71)      PDF(pc) (922KB)(47)    收藏
    通过对徐志摩诗作中涉及与林徽因情爱纠葛诗作的重新梳理,得出了新结论并作补遗。徐志摩林徽因之间存有真爱,但这并非两相同步。补遗10首诗作虽未能展现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心路历程的全貌,但其基本轮廓及时间线是清晰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论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改版及其翻译文学转向
    吕洁宇, 李鑫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2-18.  
    摘要82)      PDF(pc) (1155KB)(43)    收藏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在第二次合作期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的《新华日报》在版面设置和内容选择上也随着共产党的文艺政策相继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1942年9月的改版尤为注重报刊的思想深度和政治倾向,由此也导致了《新华日报》上翻译文学风格及内容的转向,对《新华日报》改版前后翻译文学的对比研究有利于从文学角度探究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改变,深化对共产党文艺政策的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经典化过程中的翻译赞助机制研究
    黄琼英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9-23.  
    摘要61)      PDF(pc) (742KB)(38)    收藏
    赞助人在翻译文本的经典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 对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经典化过程中的翻译赞助机制进行考察,发现《阿诗玛》经典身份建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翻译活动赞助机制有所差异,但“政府赞助人”在其经典身份建构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政府机构赞助目的政治意图明显,赞助人对翻译文本的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操纵,赞助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新时代赣南红色文化市场化传播策略研究
    李斌, 潘理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24-29.  
    摘要64)      PDF(pc) (979KB)(46)    收藏
    新时代要使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凸显更大价值,产生更大效能,就需创新其市场化传播策略。基于当前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现状,市场化传播原则和困境,提出赣南红色文化产业要增强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以新科技助推当地红色文化产业,打造赣南红色文化实景演艺项目,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加强赣南红色文化人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等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论宋诗的茶性与陶心
    张雨涛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30-35.  
    摘要54)      PDF(pc) (1139KB)(40)    收藏
    在宋代,好茶与崇陶之风是一对联系非常紧密的文学现象,对于宋朝的士大夫而言,陶渊明为其提供了心灵慰藉的场所,引导士子在饮茶中体悟人生的境界;而陶渊明更是为宋代理学家们树立明道安身的榜样,在杯盏中找到茶性与人生的本质存在之间的联系,并且转化为独特的审美体验,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文苑与儒林的双重引导下,陶诗尚淡的精神被充分吸收到宋诗中,以茶性包裹诗意,从而使宋诗衍生出与唐诗迥异的审美趣味,扩大诗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促成宋调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曲靖市县域旅游圈构建影响因素探析
    周效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36-41.  
    摘要56)      PDF(pc) (952KB)(38)    收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全域旅游的推进,旅游经济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这给县域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县域旅游发展彼此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成为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矛盾和障碍,县域旅游圈发展模式成为破解旅游区域一体化难题的可能路径。曲靖市罗平、陆良、师宗三县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构建县域旅游圈是县区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现实需求,能够有效发挥县区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的优势,形成区域整体效益促进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曲靖市罗平、陆良、师宗三县构建县域旅游圈为研究对象,探讨县域旅游圈构建的影响因素以及曲靖市罗平、陆良、师宗三县构建县域旅游圈的路径,以期为县域旅游圈构建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从“抖音”短视频回到地方——以曲靖本土传受者为个案的“地方感”研究
    黄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42-48.  
    摘要76)      PDF(pc) (995KB)(54)    收藏
    在新媒介技术的影响下,地方感从线下蔓延至线上赛博空间,并体现出了一种新的特质和不同以往的形成方式。以曲靖地方性抖音短视频为基点,从传者的角度描述和解释了这类视频的制作缘起、素材来源和再生产方式,从接受者的角度书写了地方性短视频中以“物”、“言”、“味”为典型代表的地方感呈现。在地方与全球的“争夺”过程中,短视频地方感的形成,不仅为生成新的地方意义提供了“动力”来源,而且也成为了一种凝聚社会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罗平精准脱贫成效与巩固提升策略研究
    谢蔚, 方国敏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49-53.  
    摘要91)      PDF(pc) (1029KB)(55)    收藏
    农村贫困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全面了解罗平县精准扶贫现状、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基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政府、社会和贫困户扶贫精准参与机制、扶贫资源精准投放机制等扶贫精准化实践路径及对策措施,为精准扶贫基层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马克思资本双重性理论及其在“中国道路”中的创新实践
    邓祖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54-59.  
    摘要97)      PDF(pc) (900KB)(46)    收藏
    马克思通过详细论证“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科学批判了以往“资本”概念的本质缺陷,进一步揭示出资本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在批判资本阶级性的同时,马克思也充分肯定其社会性,亦即作为一种现代力量对于普遍化商品生产的促进作用。这种历史地看待资本作用的科学态度,能够回答当前面临的一些基本理论困惑,比如资本的双重属性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资本与政府的关系等,都对“中国道路”中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终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不重走“资本为主义”的西方路径,避免产生以资本阶级性为前提的劳资对立的社会危机;不对资本全面否定,而要走出一条“以管资本为主”的“中国道路”等。在利用资本加快发展的同时凝练资本批判的“中国话语”与特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以马克思的工作日思想解析“996现象”
    谭晓芸, 王玲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60-65.  
    摘要96)      PDF(pc) (883KB)(69)    收藏
    “996现象”是由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视生产力发展速度,而忽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对“996现象”的讨论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同而产生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不同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工作日思想,明确界定了工作日的界限以及解决不合理工作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清代楚雄地区金属矿业的开发
    侯官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66-74.  
    摘要59)      PDF(pc) (1323KB)(36)    收藏
    历史上楚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盐业为盛,前人研究主要以盐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文章依据清代地方志书记载,对清代楚雄地区银、铜、铁、铅等金属矿业的开发情况进行了考察。矿业资源的开发,对楚雄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银矿的开发,对楚雄地区的赋役征银和财政转型产生了巨大作用;铜矿的开发,也对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贡献颇大。理顺矿业开发与财政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对其合理统筹,并对矿产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反之,不仅会导致地方财政日益窘迫,也会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洋务派近代化赈灾思想探源——以盛宣怀为研究对象
    徐涛, 游龙云, 于文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75-80.  
    摘要54)      PDF(pc) (1120KB)(35)    收藏
    盛宣怀以官、商双重身份进行救济活动长达近半个世纪,不仅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新型救灾模式的形成,而且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赈灾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通过文本梳理,提炼促成其救灾思想形成的儒家仁爱和民本思想影响、社会现实刺激、政治和经济实力支持,以及西方慈善活动的促进等四个主要基础方面内容,并用史实加以佐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儒家政治哲学演变逻辑探析
    刘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81-84.  
    摘要65)      PDF(pc) (651KB)(38)    收藏
    儒家政治哲学以周、秦崩溃为起点,历经孔、孟仁与心的发现奠基,邹衍阴阳学说的借用和内化,汉代中期董仲舒“天人感应”改造后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号召,最后是朱熹、王阳明对宋明平民社会的构建。这样的政治哲学演变逻辑与中国古代家族的演化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间架设计和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政治权力预设,蕴含了一种深层次的自我治理理想和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民族语言转用现象调查——以景洪市景伞村的布朗族为例
    陈娥, 陶成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85-89.  
    摘要54)      PDF(pc) (688KB)(38)    收藏
    根据田野调查所得的第一手材料,对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景伞村的语言生活进行了描写分析,认为:景伞布朗族全民放弃布朗语,转用傣语;傣语和汉语构成的双语生活是景伞布朗族语言生活的主流;景伞布朗族放弃布朗语、转用傣语的主要原因是与周围傣族在经济、文化上建立了密切联系,并有一定的认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人口较少跨境族群语言生态多元化变迁——以老缅人与老品人为例
    王艳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90-95.  
    摘要65)      PDF(pc) (869KB)(53)    收藏
    以澜沧老缅人和勐海老品人为例探讨了人口较少跨境族群的语言生态的变迁。他们和不同的族群交际互动,与当地主流文化同质化显著,其族群内部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为他们多语互补的语言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老缅人兼用拉祜语、哈尼语,老品人兼用傣语、拉祜语和哈尼语。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与教育的普及,语言生态环境变化加速,汉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汉语已成为当地族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付永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96-99.  
    摘要102)      PDF(pc) (612KB)(48)    收藏
    中国和缅甸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中缅边境是中缅经济走廊的前沿和窗口,中缅跨境民族不仅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同时,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也为中缅跨境民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寻——基于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分析陈正权
    陈正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00-106.  
    摘要71)      PDF(pc) (1117KB)(47)    收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的扭曲,它不仅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供给与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与问题,而且也为解决教育发展难题提供有效指导和借鉴。探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缘起、以及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调整的内在需求,对当前云南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与布局有待优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规模层次和质量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结构布局和要素配置、提高质量等构建云南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与择偶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梁海艳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07-115.  
    摘要93)      PDF(pc) (1563KB)(72)    收藏
    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并且大学生在择偶标准、择偶观以及择偶行为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变迁。总体上,大学生的恋爱更加趋向自由、浪漫等情感性因素。大学生择偶过程中的年龄、身高、外貌、学历、经济条件和恋爱史等方面的标准,既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性,又体现出鲜明现代性。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与择偶观,建议从学校网络、家庭亲情网络和大学生同伴网络等方面入手,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以免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西南联大公共外语教育探析
    罗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16-120.  
    摘要64)      PDF(pc) (812KB)(47)    收藏
    西南联大的公共外语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并重。在通专兼顾理念的指导下,联大的公共外语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外实践活动、入学和考试等制度呈现多层次、立体性和全方位的特色。通专兼顾是联大公共外语教育的宝贵经验,对于破解当前通用英语(EGP)与专用英语(ESP)之争,推动当今中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试论新时期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生态位
    向大军, 赵常友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21-124.  
    摘要55)      PDF(pc) (551KB)(36)    收藏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生态位指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发挥的功能,包括态和势两个方面。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态是英语语法教学过去生态作用的积累,包括大学生的语法学习状态、水平和能力。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势即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支配力,势的积累能提升态的转化。为满足大学生用英语开展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有其独特的生态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黄慧福, 余丽梅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1): 125-128.  
    摘要188)      PDF(pc) (673KB)(68)    收藏
    食品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对食品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校食品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作用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食品安全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的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基础良好,在该课程中开展德育是培养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团队建设、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并进行实践,以引领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实现专业培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衔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不愿在事实面前保持缄默”——人类疫病与文学创作三人谈
    杨剑龙, 刘虎, 黄明海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1-6.  
    摘要148)      PDF(pc) (1025KB)(37)    收藏
    远古人类面对疫病往往束手无策,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图腾、仪式和神话。疫病书写一直成为中外文学创作的话题,经历从陈述到隐喻、从非虚构到虚构的过程。作家成为时代的记录者,文学成为疫病的见证者。面对这样一场世界性的疫病,中国作家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承担”和“介入”是一个作家的良知,不在事实面前保持缄默,当一个疫病的见证人。作家以个体的声音书写疫情,其实也是一种人之常情。作家的创作应该有一种世界性眼光,传承世界经典文学的创作方法,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经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在边地与中心之间:《边疆文艺》对云南民族文学主体性的建构
    杨文艺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7-11.  
    摘要153)      PDF(pc) (798KB)(32)    收藏
    作为建国后全国最早创办的文学期刊之一,《边疆文艺》成为20世纪50-60年代云南民族文学主体性建构的参与者、记录者和见证者。《边疆文艺》通过出版策略,将国族叙事与民族叙事统一起来,将社会主义革命的大逻辑与云南民族文学主体性建构的小逻辑结合起来,在“政治标准”的规训下为“艺术标准”预留了一定的话语空间,助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的生成和发展。独特的边缘文学经验,使《边疆文艺》成为时代文学症候的边疆文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红楼视野下的《边城》观照
    唐明林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12-17.  
    摘要137)      PDF(pc) (969KB)(30)    收藏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成就很高的作品,它与《红楼梦》有诸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人物谶语”“家庭玄机”“悲澜不惊”“哀而不伤”四个方面。可见《边城》中有许多《红楼梦》的影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对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论述的认识——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角
    汪四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18-21.  
    摘要141)      PDF(pc) (607KB)(28)    收藏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国家的灵魂。他提出的文化强国目标和文化传播思想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他的系统构建文化生态格局思想和挖掘完善、创新创造思想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的文化论述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论述的根基,习近平文化论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何星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22-26.  
    摘要131)      PDF(pc) (756KB)(30)    收藏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系统地构建自己学说的首次尝试,也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诞生地。马克思以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为核心,创造性地构建出二者之间的新型伦理关系,并探究了异化劳动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明确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走向人性复归和自然复活的关键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深厚的伦理关怀,对于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推进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曲靖的实践研究
    夏显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27-30.  
    摘要144)      PDF(pc) (628KB)(31)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考察云南讲话精神,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采取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切实开展环保督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曲靖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平, 张梅芬, 李天水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31-36.  
    摘要122)      PDF(pc) (1122KB)(33)    收藏
    在收集曲靖357项非遗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运用ArcGIS10.4核密度空间分析工具,制作曲靖非遗的核密度分布格局图,探究曲靖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曲靖非遗在空间分布上呈相对集中的特征,空间上形成“一核两区”的分布格局;分别以罗平县为极核中心;会泽县、麒麟区和马龙区为密集区中心,其核密度密集区主要集中于南部,北部较为稀疏。区域内自然、经济、人口、交通及政府管理等因素对非遗的形成分布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高原平坝地区县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研究
    王自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37-42.  
    摘要133)      PDF(pc) (1011KB)(31)    收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对全国各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高原平坝地区县域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针对目前高原平坝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体系不健全、执行不坚决等突出问题,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来做好制度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县域生态文明,引导由资源推动型的县域经济向绿色推动型的县域经济转变,完成从“粗放型”逐渐过度到“绿色型”制度体系的转换,以此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会泽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原因及策略分析
    刘兴全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43-45.  
    摘要152)      PDF(pc) (569KB)(38)    收藏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地处乌蒙山深处的云南省会泽县,2020年要实现贫困县摘帽,时间越来越近、任务越来越重。通过搭建对接平台、开展消费扶贫、拓宽销售渠道、转变工作作风等方式,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稳步推进全县产业扶贫项目,全力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的销售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基于产业融合的云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朱海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46-50.  
    摘要137)      PDF(pc) (843KB)(34)    收藏
    与多产业的融合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成的新产业,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体育旅游发展的内涵及动力因素,尝试性地对云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云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景区嵌入型、体育赛事型、延伸发展型等三种发展类型,且民族性特征明显,从宏观政策、人才培养、市场主体培育和品牌建设四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云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后疫时代”云南省跨境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
    杜国川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51-55.  
    摘要141)      PDF(pc) (887KB)(40)    收藏
    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云南省旅游行业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边境区域的跨境旅游基本停滞。在国民对健康、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诉求下,以“后疫时代”推动云南跨境体育旅游,从而助力云南沿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支撑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打造、推动边境区域跨境旅游的恢复和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并围绕“后疫时代”跨境体育赛事工作、跨境体育旅游危机管理体系、民族体育旅游、乡村体育旅游品牌、边境中小型涉旅企业扶持、边境体育旅游宣传和完善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波特“五力模型”视角下云南体育旅游产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李保玉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56-62.  
    摘要174)      PDF(pc) (1251KB)(38)    收藏
    近年来云南体育旅游的发展势头强劲,产业气象蓬勃,逐渐形成了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赛事和体育旅游标准景区四种业态,并基本涵盖了水面、陆地、高山、天空四重内容。然而,根据波特五力模型可知,云南体育旅游产业也同时面临着行业内临近省份竞争者的竞争力、其他行业进入者的威胁力、其它旅游业态的替代力、产品供应者的议价力和游客的议价力五种竞争力量。它们相互关联、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云南体育旅游产业的竞争态势及潜在利润空间。为此,云南体育旅游产业只有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品牌经营战略三大发展战略,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新一轮的旅游竞争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云南旅游业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以高原体育旅游助推曲靖文旅融合发展
    沈凌云, 姜虹屿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63-66.  
    摘要143)      PDF(pc) (667KB)(38)    收藏
    体育旅游与文旅融合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高原体育旅游是曲靖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曲靖以“中国·曲靖国际高原体育城”为思路,推进文化旅游和高原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践和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高原体育旅游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但也存在相关资源缺乏统一规划、体育旅游没有形成品牌、体育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宣传和市场开拓不深入等问题,为此,要坚持科学规划、提升品牌影响、开发旅游产品、拓展客源市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曲靖市高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分析
    刘亚敏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67-70.  
    摘要128)      PDF(pc) (697KB)(29)    收藏
    近年来,曲靖各地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高原体育旅游产业,先后开发了水上飞机项目、珠江源徒步赛事等体旅融合的旅游产品,建设马龙旧县高原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文化+体育+旅游的产品格局逐步显现。但是仍然呈现出发展速度慢、产品体系不健全、营销推广不足等弊病,鉴于此,试图从完善产品开发策略和营销策略两个维度来探讨加强曲靖市高原体育旅游产品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曲靖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晏瑞琴, 李静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71-75.  
    摘要136)      PDF(pc) (796KB)(33)    收藏
    当前,曲靖正在全力打造“国际高原体育城”,曲靖麒麟区荣获了2019年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体育产业,需要开发出一批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来推动发展。本文主要采用SWOT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曲靖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曲靖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注重资源的整合,统筹规划一批有特色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开发出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同时注重线上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体育旅游人才资源的培养等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社会差异性下“和谐”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云南省跨境民族聚集区为例
    张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76-80.  
    摘要129)      PDF(pc) (750KB)(33)    收藏
    少数民族地区生存形态多样,文化多元,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存在多层次性。虽然云南省属于“边、贫、少、困”比较突出的民族聚集区,但也有悠久的民族包容与共生的历史。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对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社会生存形态进行整体性和分类性分析,探究民族生存发展的差异性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为其他民族区域研究的同向性规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新时代云南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之现实困境与策略——基于昆明市的调查分析
    刘芳, 徐兴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81-87.  
    摘要128)      PDF(pc) (1110KB)(31)    收藏
    新时代满足人们美好需要成为新的奋斗点,志愿服务作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事关人们幸福感获得。结合昆明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问卷调查与团体座谈,发现目前云南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之现实困境表现在:目标维度: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对志愿服务的正确定位,志愿服务本质模糊化;结构维度:志愿服务组织遭遇合法性危机,突出表现在志愿服务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滞后;参与者维度:志愿者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激励保障与培训机制有待完善;技术维度:技术平台与人力资本的双重缺陷;外部环境维度: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多重制约。提出相应对策:明确志愿服务组织目标与价值定位;构筑志愿服务组织合法性机制;探索志愿服务激励模式,打造专业化与社会化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组织技术升级与人力资本提升,搭建统一、规范、便捷、有效、畅通的全国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提升志愿组织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与业务素质;优化志愿服务组织内外环境,挖掘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的途径
    韩勇强, 秦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9 (2): 88-93.  
    摘要147)      PDF(pc) (810KB)(34)    收藏
    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工作是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议题和重要手段,但已有研究中较少从一线实务途径进行分析。基于对社区/乡村治理项目、社会工作者及服务对象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的可行途径,提出“现代化理念、多元化主体、专业化方法、项目化参与”的系统化专业化可操作化的创新途径,以期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创新基层社区治理,助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