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26
    文艺学研究
    托马斯·哈代《声音》——抒情诗的叙事学分析
    彼得·霍恩 著, 谭君强 译
    2018, 37(1):  1-5. 
    摘要 ( 313 )   PDF (815KB)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实践叙事学研究以阐明《声音》所牵涉的时间结构,并解释其功能。两个叙述序列的内在联系,即一方面按时间顺序进程展开的对过去爱情关系的回忆,这一关系的疏远和最终丧失;另一方面,则是在反向时间顺序的想象中重述对这一回忆的体验,追寻爱情关系从最初的幸福时光到逐渐恶化的发展。两个序列以时态、表现模式和它们在诗歌背景中的位置而加以区分:重新找回并浓缩的过去的故事镶嵌在眼下的叙述中,成为一个正在进行的回忆过程。诗歌的事件结构也是复杂的,两个序列都有否定性的事件。试图恢复幸福的过去,作为一个渴望中的有意义的积极转折,在失望和沮丧中结束,结果,回忆的过程引起抒情人更强烈地意识到他现在的凄凉和衰落。对失望和自我意识的强调可以归类为现代主义的特征。
    刘勰《文心雕龙》“两晋文学论”体现的文艺思想
    陈志刚
    2018, 37(1):  6-11. 
    摘要 ( 206 )   PDF (952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刘勰《文心雕龙》有关西晋、东晋文学的许多精辟见解,实际可以将其视为专门的“两晋文学论”。以“结藻清英,流韵绮靡”总论西晋文学,指出西晋文学在辞藻、音韵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由之形成的“繁”“密”“广博”风格,刘勰对西晋文学的基本看法是:辞藻、音韵等形式技巧有余而“风力”不振。刘勰《文心雕龙》以“亟满玄席,淡思浓采”论东晋文学,指出东晋文学普遍受到玄学影响,认为东晋文学总体上不如西晋文学。刘勰《文心雕龙》“两晋文学论”很好地体现出倾向儒家、尚古而不复古、崇尚简朴清新的文艺思想。
    试论《梁父吟》的作者问题
    刘江鸳
    2018, 37(1):  12-18. 
    摘要 ( 190 )   PDF (1280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梁父吟》的作者问题,前代学者多有提及,从诗歌内容和风格入手形成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从文献学的角度入手,在对《梁父吟》出现的两条原始材料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诸葛亮集》的编纂和流传、《艺文类聚》的引书体例、古书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讹误等方面具体分析,倾向于认为《梁父吟》的作者确为诸葛亮。
    钱钟书评林纾译作之我见——兼谈《林纾的翻译》
    李少鹏
    2018, 37(1):  19-21. 
    摘要 ( 252 )   PDF (609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人多斥林译之讹,指其译文不依原著、肆其雌黄、随意增改,纰缪甚多,以“信、达、雅”权之者众。钱钟书不讳林译之谬,亦不遮其光芒,谓其讹可一分为二:讹之妙处虽损原意却能开民智、通中西,变一时风气,促文化交流;讹之陋处使文章失韵味、损灵气,读之如口嚼白蜡,佶屈聱牙,化珠玉为厌物。讹错,译家避之而恐不及,钱钟书何以扬其讹错,赞其功德?章句儒但见毫末之疵,钱先生察其觉世之功。
    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的叙事特色
    纳文洁
    2018, 37(1):  22-25. 
    摘要 ( 198 )   PDF (686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影《三峡好人》围绕建设三峡工程这一固定事件,采取多重叙述视角,分别从普通居民视角、投机商视角、政府视角对该事件进行观察,展现出三峡工程给不同社会群体带来的不同影响。在叙述结构上,影片采用两条线索互不交织的平行叙述结构,两条线索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对比。特定的时空设置使影片得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同时也使影片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历史学研究
    明代云南银矿开发及其对财政的影响
    侯官响, 刘祖鑫
    2018, 37(1):  26-33. 
    摘要 ( 187 )   PDF (1373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是云南银矿深入开发时期,在其鼎盛时,银矿开采数量、银产量、征银量均居全国首位。银矿的持续开采,使白银成为政府财政收入、支出的重要来源。赋役征银的实施和展开,是云南财政转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云南经济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多一致性。明代财政体制的特征是中央集权的同时地方保留了一定的财力,但却很难厘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支的边界,以及事权和财权的匹配。尤其明代后期,银矿的开采成为皇室和部分官宦攫取财富的便捷通道,而地方财政却日益窘迫,人民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
    明代以来云南水权的形成及其物权化
    董雁伟
    2018, 37(1):  34-37. 
    摘要 ( 151 )   PDF (654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以来,随着云南社会经济开发的深入,水资源供求矛盾逐渐凸显,水权制度逐步形成并走向完善,水权成为水资源稀缺环境下水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并逐步发展为一项独立的物权。水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轮流灌溉、排他性水权和可交易水权三个阶段,水权形成的过程就是水资源商品化和物权化的过程。
    清至民国昆明契约心理及贫困化趋势——以279件土地契约为基础
    张丽虹
    2018, 37(1):  38-44. 
    摘要 ( 126 )   PDF (1125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是研究昆明土地契约的重要文献资料,其中所见的279件土地契约对研究清至民国昆明社会经济史有重要意义。清至民国昆明土地契约的格式化中,表现出百姓订立契约的郑重与承诺;订立红契往往意味着百姓(一般是贫穷的卖主)要付出较高的土地交易税,所以百姓订立的契约仍以白契为多;昆明百姓订立契约的月份分布有规律。279件土地契约反映出当时农村社会贫富分化,战争、天灾、“公捐”、通货膨胀等原因导致昆明百姓的贫困化。
    中国传统边疆观及治边思想研究
    杨明辉
    2018, 37(1):  45-49. 
    摘要 ( 194 )   PDF (817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疆是现代话语体系下的重要概念,不同的历史时代,边疆的意涵也不尽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的边疆观念呈现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状态。与之相应,不同时期的治边思想应时应世而生。中国传统边疆观和治边思想直接影响着治边政策和治边行为,这种影响不仅在当时,而且延续至现代中国。中国在古代形成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是中国各历史阶段治边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它不仅显示了各历史时期对于边疆的政治意向,还为后人提供和展示了治边经验和教训,同时也是我国现今制定治边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云南“新工科”人才战略探析——基于云南实业教育的历史审视
    唐菡悄
    2018, 37(1):  50-55. 
    摘要 ( 200 )   PDF (937KB)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科培养国,2017年2月“新工科”的提出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不断攀升的云南,梳理清末民初实业教育状况,审视“新工科”发展战略是历史的诉求。从经济、制度、人才三方面探寻“新工科”的保障要素,在把握教育的连贯性和贯穿性的同时,推进“新工科”思维的社会化,造就根植于云南的“新”产业、“新”高校、“新”人才,最终实现强省之梦。
    高校跨境交换生实践教学管理研究——以红河学院工学院为例
    周艳洁, 黄中信, 何会仙, 张文斌
    2018, 37(1):  56-59. 
    摘要 ( 134 )   PDF (617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换生项目对于高校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实践教学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如交换生选拔条件、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以红河学院工学院为个案,首先深入剖析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最后通过2个实例论证了英语作为交换生选择首要条件的重要性,以期促进高校开展跨境交换生实践教学管理更加合理、有序的实施。
    独立学院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与策略选择
    马东峰, 咸富莲, 席博, 窦文波
    2018, 37(1):  60-67. 
    摘要 ( 130 )   PDF (1005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的教师流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独立学院办学水平、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独立学院教师群体中,女性和硕士研究生占多数、教师整体比较年轻、职称偏低,且面临工资偏低、经济压力大、工作负担重、职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其中,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基本结构、科研能力、家庭情况、工资待遇、学院管理与考评对独立学院教师流动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独立学院教师流动主要因素依次是工资待遇、个人发展期待、职务晋升等。对此,本研究分别从政策、制度、管理、待遇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指导独立学院教师流动的具体建议。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评价动词研究
    任小华
    2018, 37(1):  68-72. 
    摘要 ( 148 )   PDF (654KB) ( 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语料库方法,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20个高频评价动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对评价动词的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他们超用某些评价动词但同时对某些动词的使用存在不足,这可能与教材输入不足和学生语体差异不敏感有关。
    交通物流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交通能耗统计与监测技术框架设计
    赵光辉
    2018, 37(1):  73-79. 
    摘要 ( 192 )   PDF (3246KB) ( 2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战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车辆能耗与1排放统计监测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系统整理分析与车辆能耗排放相关的交通运输基础数据基础上,建立多维度交通数据库,构建车辆综合性能耗排放统计监测模型,立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实现多层次统计与监测,为行业管理监督、辅助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支撑,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大数据时代:交通能耗排放统计监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朱谷生
    2018, 37(1):  80-83. 
    摘要 ( 156 )   PDF (682KB)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交通节能减排已成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车辆能耗与排放统计监测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与车辆能耗排放相关的数据资源潜力,实现数据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同步提升,更好发挥数据资源的战略作用,有效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与此同时,日益庞杂的海量数据、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的新业态与新模式,以及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高,也对车辆能耗排放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美国交通运输能耗监测统计大数据应用对我国的启示
    沈凌云
    2018, 37(1):  84-87. 
    摘要 ( 155 )   PDF (1126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绿色交通是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美国交通运输能耗排放监测统计中大数据的应用,组织架构上从统计组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法律法规体系等三方面对能源消耗排放统计、交通运输统计体系及交通运输领域能耗排放统计进行分析;交通数据来源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数据应用到能耗排放统计上主要采用综合移动源排放模型,并从法律、法规、政策、教育等相关配套措施实现高能效、低污染、可持续,对我国具有组织层面、数据采集、模型应用、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旅游研究
    现代乡村旅游下的历史文化重构与旅游体验——以云南省宁洱县那柯里村为个案
    杜国川, 杨雅楠
    2018, 37(1):  88-92. 
    摘要 ( 164 )   PDF (810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那柯里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撬动乡村旅游的支点,形塑出以历史文化、休闲空间和食宿服务三位一体的旅游体验。“物的流动”和“人的流动”是构成那柯里村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促成那柯里“茶马驿站”的间接因素。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现代化交通对传统运输模式的冲击,导致那柯里村逐渐衰落。2007年以来,在以政府为主导,村民主动参与旅游开发的进程中,对“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重构,成功打造为乡村旅游的特色村寨。
    “全域旅游”导向下曲靖市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
    许路艳
    2018, 37(1):  93-95. 
    摘要 ( 227 )   PDF (533KB) ( 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景区旅游已经满足不了游客需求,旅游业正在进入“大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新常态时代,国内各地正在陆续开展全域旅游。曲靖市全域旅游发展应该以罗平县被纳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为发展契机,树立全局发展观念,通过构建曲靖旅游体系,实现点轴联动;以文化、康体为支撑,树立旅游品牌;推进产业融合,实现各行营风景的局面;扩大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规模等级等措施,打造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云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马佳伸, 潘玉君, 朱海燕, 许路艳, 高庆彦, 刘敏
    2018, 37(1):  96-101. 
    摘要 ( 167 )   PDF (998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云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录和百度地图开放平台,以云南省为范围尺度、州市为解析尺度,以云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和基尼系数等定量方法对其空间分布实况、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大聚集,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即省域(云南省)尺度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和点状聚集、州市尺度上看呈现“小集聚”的特点;区域差异显著,呈现滇中、滇西北密集,滇东、滇西南稀疏的特点,并且在高等级景区分布上更加明显;景区分布过于集中,且旅游景区等级越高,空间聚集度越高。
    泰国“女性主题旅游月”对我国女性旅游产品开发的启示
    赵睿, 李庆雷, 娄阳
    2018, 37(1):  102-105. 
    摘要 ( 135 )   PDF (672KB)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女性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经历了从附属到主动、从弱势到领先、从单一活动到多元活动的变迁,女性市场也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宠。泰国顺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面向不断壮大的女性旅游群体,开办“女性泰国之旅”主题旅游月活动,为泰国的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泰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女性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应借鉴泰国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策划创意主题与产品、顺应女性市场需求等经验,坚持创意驱动,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开发女性旅游产品。
    社会学研究
    中学生校园暴力案件的法律规制
    李克艳
    2018, 37(1):  106-109. 
    摘要 ( 162 )   PDF (715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学生校园暴力案件低龄化趋势明显。受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对施暴者采取主要是教育矫正的手段。这一做法导致实践中校园暴力的恶性程度与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并不完全匹配,校园暴力的治理模式与现实需要出现严重的脱节。为有效遏制校园暴力案件,更好保护受害未成年人的权益,应当正确理解并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政策,降低行政拘留年龄,严格教育者及监护人责任。
    小组工作促进医务工作者压力释放的实践逻辑——以M市社会福利院压力释放小组为例
    刘芳
    2018, 37(1):  110-115. 
    摘要 ( 131 )   PDF (937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市社会福利院医务人员的压力处遇,以认知治疗与压力免疫训练理论为指导,开展促进医务人员压力释放的小组工作,呈现整个小组工作的实践过程,对小组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开放式小组加之异质性小组招致实践难度大;小组规范形同虚设;专业权威难以建立;小组成果难以评估与推广等进行了反思。明确小组性质,充分考量小组性质以及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对小组目标达成之影响;发挥小组规范在小组工作实践中的作用;重建社会工作者之专业权威,尤其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评估体系建设,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习近平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研究
    顾英楷
    2018, 37(1):  116-118. 
    摘要 ( 143 )   PDF (477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了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团结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科技强国踏上了伟大的征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国家全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生的现实基础、战略内涵、战略意义三个方面,以及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全局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
    语言学研究
    《论语》中“所”字结构及其在先秦时期的发展演变
    张爱卿
    2018, 37(1):  119-123. 
    摘要 ( 199 )   PDF (674KB)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考察分析,我们认为《论语》中的“所”字用例虽少,但“所”字结构类型丰富,其中“所+形容词”、“所+名词”第一次出现,“所+介词”用例增多,“所+以”中的“以”有动词和介词两种词性。充当句子的主语、名词性谓语、宾语和定语是“所”字结构最主要的语法功能。研究《论语》中所字结构,对于我们了解先秦时期“所”字结构及其语法功能的历时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层次中的演变与竞争
    陈龙, 李蒙
    2018, 37(1):  124-128. 
    摘要 ( 165 )   PDF (708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音的不规则现象是观察语言演变的重要窗口,描写和解释这些例外的事实,是了解语言历史、归纳语言演变规律的重要途径。在苗语川黔滇次方言木格倒话中(①木格倒苗寨,行政区域隶属四川省叙永县,地理位置云、贵、川三省交界的赤水河和乌蒙山地带,这里是一个 苗语孤岛,有1500余人,其中1000人为苗族,60岁以上人口占40%左右,该地苗语属于苗语川黔滇次方言,周围村落 都是汉族居民。),数词“十”,有多种语音近似的音节形式,但是在构成数词时,语用分布呈现互补,并在口语中出现竞争事实。用其主要历史语言学方法,结合研究语言学的其他合理方法,从语言内部观察这种互补与竞争的语言事实,例证语言中某些语言事实扩散的渐变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