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曲靖师范学院
主编:郭丽红
常务副主编:蔡燕
刊期:双月
创刊时间:1982年12月
国内邮发代号:64-84
国外发行代号:1596B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879
国内公开刊号:CN 53-1165/G4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3-26
上一期
下一期
文艺学研究
思无邪:《酌雅诗话》的诗学思想及其得失
陈志刚, 赵泳鑫
2024, 43(2): 1-7.
摘要
(
80
)
PDF
(1510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陈伟勳《酌雅诗话》以“思无邪”为言诗极则,所得与所失亦因其对“思无邪”之说的推崇而形成。《酌雅诗话》谨奉孔子“思无邪”一语以为论诗圭臬,极力主张诗歌思想的纯粹端正,虽然于具体讨论中常有拘陋之弊,但崇儒守正的基本思想保证了其有所得。与此同时,正因为《酌雅诗话》过度注重诗人的儒家主体人格修养、过度重视文学作品的儒家思想、过度阐释一些诗学概念,因此确确实实又让《酌雅诗话》形成了“固执”的弊病,甚至由此导致许多评论和判断的失误。《酌雅诗话》的诗学思想及其得失是清代中后期主流诗歌思想的缩影。
论晚清云南“莲湖吟社”的特征及其影响
王欢
2024, 43(2): 8-16.
摘要
(
65
)
PDF
(1528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莲湖吟社在晚清时期成立,恰逢滇云风雅日渐衰落的时期,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莲湖吟社致力于发掘、提携青年俊才,传承和弘扬滇云地域文化,同时保持与中原诗坛的密切互动,有力推动了滇云诗坛的革新和演变,对近代云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性的祛魅:施蛰存历史小说的讽刺艺术
荀利波, 依金
2024, 43(2): 17-23.
摘要
(
230
)
PDF
(1508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创作的《鸠摩罗什》《石秀》等6篇历史小说,以小说改写历史故事,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独辟蹊径深入历史人物内心深处,挖掘人物潜意识状态,窥探人性深处,袒露一个个为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作者用比喻、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中,揭示“神性”与“人性”、“理性”与“本能”等矛盾,将历史故事中的“神”还原为人,将被历史神化的人物脱圣入俗,对女性角色的描写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关注以“事实”和“表现”的对照、呈现人性与文明的对立冲突,以及对神性的虚伪和表里不一的嘲讽。这种在鲜明对比中的辛辣讽刺,不仅显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被封建观念压迫的人性解放的呐喊,也拓宽了文学表达的途径,更为历史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和表现力。
新世纪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网络传播现状及策略
沈媛
2024, 43(2): 24-33.
摘要
(
69
)
PDF
(1767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后来者居上,发展迅猛,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并以其交互性、开放性、高效性、多媒体性等特点为“边缘化”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但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网络传播凸显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传播门槛低、作品质量差;传播平台经营困难,体验感不佳;传播范围有限、传播效果不容乐观等问题,因此需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三个传播要素方面,实施重视传播者培养、创新文学传播模式、提高受众接受能力等传播策略,助推云南网络文学发展。
民族学研究
从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邱尼姑, 叶宏
2024, 43(2): 34-41.
摘要
(
129
)
PDF
(1536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中关于汉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傣族、佤族、苗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共同体的记忆与叙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同出一源”的血缘认同、“区域共生共存”的地缘认同和“兄弟理喻”的情感认同。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从多元凝聚为一体。正缘于此,梳理这两部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不仅可以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而且对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景颇族搭桥仪式的文化意象
张译匀
2024, 43(2): 42-48.
摘要
(
74
)
PDF
(1522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搭桥”的文化意象在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由来已久。搭桥作为祭神礼仪活动中的重要仪式义项,在文化地理分布上已经形成了由我国西北再到我国西南的一条“搭桥链”,沿着“搭桥链”两旁生活的多个民族在祭祀仪式当中搭桥的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从内视角去探求云南景颇族搭桥仪式中“桥”的文化意象,从外视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力图去构建云南景颇族“桥”文化与中华民族“桥”文化之间的共同性与互融性,构建出一座文化互通的“搭桥”。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民族政策与实践探究
李红香
2024, 43(2): 49-55.
摘要
(
149
)
PDF
(1507KB) (
2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跨越了苗、瑶、壮、侗、土家、水、布依、纳西、彝、藏、白、羌、回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以上诸民族区域在旧中国民族隔阂严重、宗教信仰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为军事冲突。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红军在经过以上区域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赢得了所经区域各民族的拥护和支持,留下了诸多红军与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佳话,为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研究
于衍学
2024, 43(2): 56-66.
摘要
(
160
)
PDF
(1564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一项重要文化战略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资源。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独特作用。红色文化保护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保护红色文化本身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方式。选取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为研究个案,从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形成的基本历史事实、价值认知和保护策略等方面切入,对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开展专题研究,更深入认识红色文化保护重要性及其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进一步拓宽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索的红色文化路径。
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曲靖市建设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实践路径研究
沈凌云, 张龙洋, 陈小琴
2024, 43(2): 67-75.
摘要
(
65
)
PDF
(1531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发展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云南省委、省政府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将“高水平建设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作为云南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曲靖已基本形成以绿色制造为引领、优质企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但对标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仍有不小差距。建议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和核心引擎,加快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未来产业“抢滩布点”,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曲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贺邵东, 蒋成飞, 李肃霜
2024, 43(2): 76-81.
摘要
(
60
)
PDF
(1493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助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缩短区域发展差异、助推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其建设需要依托当地支柱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支撑。推动曲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人才是关键、是核心。要聚焦产业需求、产业服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战略目标,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促进城市人口聚集。逐步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激活城市内生动力,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发展平台。
省域副中心城市视阈下曲靖师范大学创建研究
李丹, 朱沿锦
2024, 43(2): 82-87.
摘要
(
93
)
PDF
(1497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曲靖师范学院创建硕士授权高校,建设曲靖师范大学”。创建曲靖师范大学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客观要求,也是曲靖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依托曲靖师范学院创建师范大学,既有着百年师范教育经验、优越区位条件、雄厚办学实力等有利条件,也存在部分条件未达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不强等不利因素。为此,要在遵循高等院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别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学校两个维度探索创建曲靖师范大学的科学路径。
曲靖市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对策
司杨
2024, 43(2): 88-93.
摘要
(
62
)
PDF
(1492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按云南省委的要求,曲靖市建设副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打造网络型基础设施样板。“十四五”开局以来,曲靖市在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规模化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与国内其他省域副中心城市相比,曲靖市网络型基础设施在联通程度、科技含量、服务水平、融资和安全韧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需要持续联网、补链、强链。为此应兼顾当前与长远需求,科学谋划,以效益为导向,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统筹发展与安全,打造互联、智慧、绿色、安全、高效的网络型基础设施,支撑云南副中心城市建设。
教育教学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增值评价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张向众, 邓冬琳, 乔磊
2024, 43(2): 94-102.
摘要
(
85
)
PDF
(2787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使得增值评价这一研究领域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对增值评价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质的飞跃。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67篇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所选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我国增值评价研究的热点及趋势。结合所得图谱与相关文献具体内容,建议增值评价相关研究应紧跟时代,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建立全面、动态型的数据模型库;通过政策推动,整合力量实现增值评价有组织科研;以问题导向,推动增值评价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以创新引领,加快构建增值评价研究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近10年国外公民团结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与趋势分析——基于HistCite和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宋南争, 代晶晶, 张利明
2024, 43(2): 103-113.
摘要
(
84
)
PDF
(1932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寻求凝聚力、呼吁社会团结是每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强烈诉求,公民团结教育研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及极大的发展潜质。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近10年的英文文献为依据,结合HistCite和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公民团结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学科分布、国家地区、科研机构、核心作者及文献期刊来源等分布特征,描绘公民团结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基本范畴探讨、教师队伍聚焦、研究对象多元以及案例研究取向四个方面;具有融合学习科学、教育管理、新技术运用等多学科研究的知识基础。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基于新技术的公民团结教育将备受关注,培养信息时代下合格数字公民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公民团结教育研究的最终旨归。
培训对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基于18省35县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
何树虎, 丁晓东
2024, 43(2): 114-121.
摘要
(
102
)
PDF
(1514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训政策预期在促进乡村教师发展的同时,也希冀增强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调查发现,市级及以上层次的培训、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教育科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和顶岗置换培训会“推”动流动意愿;对师德教育、管理能力和安全教育等的重要性感知,以及校本研修、网络研修、专家讲座与指导、教师工作坊等的效果感知对留任意愿有“拉”的效用。为增强培训对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需要将培训重心下移,将高层次培训送到县和校;要注重培训实效,将培训与乡村学校的教育实践有机结合;需均衡培训内容,将改善教师乡村教育情怀的内容置于首位。
云南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3078位乡村教师的调查
陈雪飞, 范德彪
2024, 43(2): 122-128.
摘要
(
83
)
PDF
(1476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云南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教龄、职称、学历、是否师范专业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提升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可以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宣传力度,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发挥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保障乡村教师福利待遇,重视人文关怀,提高工作满意度;抓住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多途径助力乡村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