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3-26
    珠江上游经济文化发展研究
    清代曲靖地区的社会变迁:以水利碑刻为中心的考察
    杨天虎
    2017, 36(2):  1-4. 
    摘要 ( 203 )   PDF (638KB) ( 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曲靖地区现存的清代水利碑刻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曲靖社会的图景。透过清代曲靖地区水利碑刻,后人可以了解当时曲靖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这也为“泉域社会”的水利史研究范式提供例证,进而丰富中国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同时,当今曲靖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治理也可以从这项研究中获得借鉴。
    能源结构变迁下曲靖市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研究能源
    李 剑
    2017, 36(2):  5-9. 
    摘要 ( 183 )   PDF (709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全面贯通,为曲靖市带来了清洁高效能源,改变了曲靖市能源结构。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新的能源结构必然导致曲靖市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的调整。能源结构变化为曲靖市经济结构改革带来了机遇,但是同时也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冲击。以能源结构的变迁为契机,在对曲靖市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兴天然气产业,是推进曲靖市经济结构改革和实现曲靖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路径——以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沈凌云
    2017, 36(2):  10-14. 
    摘要 ( 150 )   PDF (763KB)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产业体系是国家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即建立能够适应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现阶段比较优势,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当前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滞后、支撑力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产业效益不高、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尤为重要和紧迫,亟需厘清比较优势和现代产业发展基础,强化政策引导,打破原有束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科学的产业框架,实现经济提质增效。
    对云南旅游品牌形象维护与提升的探讨
    巴 淳
    2017, 36(2):  15-18. 
    摘要 ( 176 )   PDF (587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无限生机和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已经形成了一些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但是,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对品牌形象维护、品牌挖掘不够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云南旅游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文艺学研究
    “五华五子”之一戴淳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李 超
    2017, 36(2):  19-23. 
    摘要 ( 246 )   PDF (980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云南诗坛的繁荣程度丝毫不逊其他地方,但整体面貌还缺乏很好的清理,很多丰富的个案更缺乏细致深入研究。“五华五子”之一的戴淳,其交友几乎遍及当时云南著名诗人,生平4000余首诗,题材广泛,尤其反映昆明诗坛活动的雅集诗最有价值。其艺术上广泛学习前代诗人,古近体兼善,风格多样,且感情真挚。戴淳对于了解清中后期云南诗人的生存状况、云南诗人群体交往、诗坛面貌及风尚都有重要价值。
    论滇诗中的天生桥“不谢梅”景观
    茶志高
    2017, 36(2):  24-29. 
    摘要 ( 318 )   PDF (1199KB) ( 3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诗中有大量歌咏大理天生桥景观之作。大理天生桥景观在弥渡者为“石虹嵌月”,在龙关(今下关)者为“天桥溅雪”。龙关天生桥有“叶榆十景”之一的“天桥衔月”,故常与“石虹嵌月”景观混淆。天生桥被文士发现并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意蕴,最早提出“不谢梅”的是元代契丹诗人述律杰。“天桥溅雪”自然景观集佛教传说和文人抽象的“不谢梅”意象,实虚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景观。明清以来,文人吟咏天生桥“不谢梅”景观的诗篇弥久不衰,也出现了人们对此景观“真谛”的误解与理解,进而引发了文人对其考证的兴趣,此过程客观上不断地使“不谢梅”景观的内涵得以丰厚和深化。
    戏曲的舞台看点凝练与再创作——以《西厢记》折子戏为例
    杨 玉
    2017, 36(2):  30-34. 
    摘要 ( 134 )   PDF (845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舞台演出的偏好与案头剧本创作有一定的差异,观众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舞台演出的倾向。立足于舞台看点的戏曲作品更具持久的生命力,《西厢记》在明清舞台演出中,描绘绮丽艳情和表现热闹雅谑的折子戏最受欢迎。舞台再创作以脚色表演为核心,通过戏曲程式的凝练,为表演留出足够的空间。此外,一些游离于主线情节之外的边缘性情节,逐渐从全本演出中脱离出来,成为单独上演的折子戏剧目。
    认知叙事学的前景与局限:以心灵呈现为例
    沃尔夫·施密德, 陈芳/译
    2017, 36(2):  35-40. 
    摘要 ( 185 )   PDF (841KB) ( 3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事学认知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心灵阅读和思维理论体现了认知叙事学“假设”和“猜想”的特征。认知叙事学将其用于分析叙事和意识关系时,有独到之处。但同时,认知叙事学从其发展初期就表现出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倾向于将虚构的思想与实际的想法等同起来;第二,在文本分析中,侧重于关注人物,并认为事件从属于人物。认知叙事学所谓的“小说阅读就是心理阅读”应该准确表达为“小说阅读就是心理事件阅读”。
    对纳兰性德感伤词风的研究及认识深化
    王 敏
    2017, 36(2):  41-44. 
    摘要 ( 187 )   PDF (709KB)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兰性德词感伤词风独树一帜,其价值在清末和近现代的研究中不断呈现。从对感伤词风的初步肯定,到西方美学视野下对感伤词风的认识深化,再到感伤词风悲剧意义的理解,纳兰词感伤词风的研究丰富了近代以来的中国词学研究的内容。
    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探析
    丁晓东
    2017, 36(2):  45-48. 
    摘要 ( 188 )   PDF (616KB)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源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正沿着“学历取向—职业取向—学习取向”的轨迹,从创收型、理论型、单一封闭型转向质量型、应用型、灵活开放型,但同时面临着观念滞后、资源匮乏、学习动力不足等困难。为此,需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面向市场,在职业情境中培训应用型人才,在区域文化引领中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
    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反思与路径探寻
    陈正权
    2017, 36(2):  49-53. 
    摘要 ( 180 )   PDF (760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教学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职能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大学教学改革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推动成功转型的最主要途径。当前大学教学与应然的教学考核评价多元化、教学中心地位常态化、教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创新创业应用一体化相比,存在同质化、错位现象和对“需求”反应滞后并脱节等问题。更新理念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强化激励评估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和加强教学体系建设能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多维度理论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张桂明, 王 晶
    2017, 36(2):  54-57. 
    摘要 ( 160 )   PDF (644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机制不全、不畅,成效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构建一种长效的保障机制是首要问题。为此,应从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解困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云南省应用技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基于5所高校章程的文本分析
    王仁琼,方泽强
    2017, 36(2):  58-65. 
    摘要 ( 148 )   PDF (1133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是高校内部治理的依据。分析云南省5所应用技术大学的章程文本,发现现阶段云南省应用技术大学章程建设存在大学章程建设“转型”意识缺乏、校党委与行政之间的权责划分在内部治理中存在冲突、学术机构在内部治理中有待改善,缺乏“共同治理”的元素、师生权利义务的表达,民主管理和监督有待提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应用技术大学章程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推行“职业化”校长治校、从“教授治学”向“合作治学”转变等方式改进应用技术大学章程建设,促进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中日大学生旅游意识调查与分析
    孙雄燕
    2017, 36(2):  66-69. 
    摘要 ( 151 )   PDF (508KB)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维护和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日两国作为邻国,两国之间交流频繁,旅游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加快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调查问卷为手段,比较中日大学生旅游意识的异同,找出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从旅游动机的角度来研究促进旅游的方法和途径。
    历史学研究
    论常平仓制度的起源及当代启示
    王静峰,王金辉
    2017, 36(2):  70-73. 
    摘要 ( 258 )   PDF (669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平仓是西汉时期耿寿昌创立的一项粮食储备制度,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国内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常平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以救灾备荒为主要目的的粮食储备制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以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价格为主要目的的平粜法和平籴法。时至今日,常平仓制度所包含的国家干预经济以不破坏市场正常运行为前提、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建立居安思危的战略储备制度等思想,依然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宋代五溪蛮地区民族关系、政策与西南边疆开发——以《溪蛮丛笑》为中心
    胡 振
    2017, 36(2):  74-79. 
    摘要 ( 160 )   PDF (997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溪蛮丛笑》是南宋时期一部有关五溪蛮地区的地方典志,保存了当地少数民族社会诸多方面的珍贵史料。书中所载关于少数民族称谓、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关系的内容,展现了两宋时期西南边疆开发的成果,反映出该地区各民族之间关系相对和谐稳定的情况。这种民族关系受到宋王朝经济管控、边疆维护、法治教化等诸多民族政策的影响,呈现着积极向上、偶有反复的变化趋势。两宋面临的严峻国防形势及五溪蛮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共同决定了该地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变化。
    明代湖广地区渔业产销研究
    项露林
    2017, 36(2):  80-84. 
    摘要 ( 175 )   PDF (866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朝立国后,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洞庭湖湖泊群和江汉平原湖泊群为中心,长江中游干流及其汉、湘等支流为补充的渔业生产格局;与此同时,鲜鱼和鱼类加工品贸易也按照保鲜时长和运输距离形成“府县——布政使司——全国”的鱼产品销售网络。明中叶以后,在鱼产品市场扩大的背景下,湖广地区渔业产销发展却止步不前甚至出现萎缩,究其原因:一是渔业养殖技术发展缓慢;二是鱼产品保鲜和运输技术的掣肘。
    乾隆朝云南边疆治理方式研究
    余 华
    2017, 36(2):  85-89. 
    摘要 ( 140 )   PDF (858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程度如何,取决于国家对边疆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如何。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乾隆朝,清政府在云南边疆地区通过执行流民安置、归附人员的安置、强化边疆治安措施,维护了云南边疆稳定,促进了云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体现出清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边疆治理能力。
    279件昆明清至民国地产文书的特征——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为基础
    张丽虹
    2017, 36(2):  90-95. 
    摘要 ( 136 )   PDF (925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至民国昆明的地产交易仍然具有乡族土地所有权依附的特征,但是民国时期出现了地产自由交易、规模垦殖的发展倾向。同时,昆明地产文书本身在清至民国时期已经格式化,并且在民国时期出现了法律的近代化。
    英语研究
    《阿诗玛》比喻修辞法译研究
    何 怡
    2017, 36(2):  96-100. 
    摘要 ( 129 )   PDF (663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代表,该诗因其独特优美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全诗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与大量修辞的运用密不可分,比喻是《阿诗玛》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的运用不仅关系到全诗的语言表达,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撒尼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所以在该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比喻辞格的翻译是对译者的一大挑战。
    元认知教学对不同水平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影响
    裴 涛, 江 涛
    2017, 36(2):  101-105. 
    摘要 ( 234 )   PDF (614KB)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旨在调查元认知教学对于中国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采用的是单实验组研究设计。所选受试为铜陵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一个完整班级共30名学生。他们被纳入实验组接受为期九周(每周90分钟)的元认知听力教学模式。本研究的前后测采用的是CET-4中的听力理解试题。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元认知教学模式能够整体上提升这部分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但其中较低水平英语学习者能够显著地从其中受益,而较高水平学习者提升不显著。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小时代》话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袁 锋,袁思琦
    2017, 36(2):  106-109. 
    摘要 ( 144 )   PDF (168KB)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可视语法理论,新媒体话语中的意象、声音、颜色和其它语言手段参与意义表达。在电影画报《小时代》中,文字和图像具有概念、人际和文本功能,体现了具象、交互和语篇意义,揭示了画报通过应用语言和可视符号来建构意义和功能完整的语篇,实现了广告的劝说功能。
    艺术研究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郭志鸿《云南民歌五首》研究
    任红军
    2017, 36(2):  110-115. 
    摘要 ( 127 )   PDF (922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郭志鸿的《云南民歌五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重要钢琴新作之一。沉寂10余年的钢琴创作乐坛,迫切需要一批内容和形式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突破创新的作品。而作曲家的《云南民歌五首》,可堪称这其中的代表作。作品依托云南少数民族经典传统民歌素材,在创新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用钢琴化的音乐语言为听众作了极好诠释。
    东南亚范围内的竹筒体鸣乐器研究——以云南基诺族七柯、布姑为例
    杨 琛
    2017, 36(2):  116-121. 
    摘要 ( 124 )   PDF (928KB)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竹产区。各地遍布着不同类型的竹筒制作而成的乐器,这些乐器中尤以体鸣乐器最为普遍。它们拥有共通的选材方式、制作工艺、调音方式和声学原理。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基诺族最具特色的竹筒体鸣乐器——七柯和布姑就是东南亚地区竹筒体鸣乐器的主要代表类型,对其制作工艺、调音方式和发音原理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同类乐器的总体特点。
    新中国成立前的“二爨”书法研究综述
    平建有
    2017, 36(2):  122-125. 
    摘要 ( 172 )   PDF (667KB) ( 3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中国成立前对“二爨”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爨”的前辈暨“二爨”称名由来、“二爨”的晋宋书法特点、“二爨”的异体字,以及“二爨”书法的其它问题,从而构成“二爨”书法研究的重要成果。
    学术论坛
    中外合作办学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杨文华, 黎纯阳
    2017, 36(2):  126-128. 
    摘要 ( 124 )   PDF (470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验式外语教学是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项目之一,虽然已经不是新的教学理念,但如何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优势将体验教育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对Y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所开展的《体验英语》课程进行分析,探索一种在仿真语言环境中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交际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据此构建一种适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