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斐,张忠良,崔鸣,等.健康魔芋根表土壤优势细菌鉴定及其抗病促生作用[J].西北农业学报,2015,24(8):75-83. [2] 彭丽莎,袁天成,李成琼,等.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5,41(4):16-22. [3] 费甫华,盛正逵,李松,等.我国魔芋病害今年持续流行原因及其综合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2000(1):21-22. [4] 黄远新,何凤发,张盛林.魔芋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4):310-312. [5] 李娟,涂寒奇,王秀全.不同橡胶园类型间作珠芽魔芋的种植密度[J].热带生物学报,2022,13(1):81-87. [6] 周兴炳.不同种植模式对佛坪县魔芋产量、品质及其综合效益的影响[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 文明玲,舒洪前,许明超,等.魔芋套种黄蜀葵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21,67(12):98-100. [8] 金鑫,何翠,曾旭.国内魔芋栽培模式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2,12(1):65-69. [9] 黄义钧,徐桂红,陈兵先,等.9种魔芋属植物观赏价值及引种适应性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22(1):146-150. [10] 谢建华,王丽霞,陈丹贤.响应面法优化紫薯魔芋硬糖配方[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5):44-51. [11] 张莹丽,田鹏翔,李伟民.紫薯魔芋酥性饼干的研制[J].粮食与油脂,2021,34(10):109-112. [12] 陆红叶,王迪,潘嘉琦,等.赤霉素对珠芽魔芋种子萌发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7(2):59-62. [13] 张东华,赵建荣,周凡,等.中缅边境一带发展潜力巨大的魔芋新品种珠芽魔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2):136-138. [14] 刘军民,洪海林.魔芋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医生,2011(4):11-13. [15] 郭菊馨,张精华,卢俊,等.富源特色农业魔芋栽培的气候环境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121-124. [16] 徐燕,郑毅,毛昆明,等.玉米魔芋间作条件下作物的氮素养分吸收规律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6):881-886. [17] 尹凤华.对云县涌宝镇魔芋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6(2):309-322. [18] 寸湘琴,卢迎春,全红,等.云南不同花魔芋品种生产力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764-768. [19] 杨燕,谢世清.云南食用魔芋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593-595. [20] 陈国爱,郭邦利,刘婷,等.魔芋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5(4):5-7. [21] 谢世清,余杨,刘贵周,等.云南高原优势魔芋资源研究[J].种子,2004(3):49-50. [22] 敖文,王祖勇.魔芋栽培土壤养分分析及施肥技术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05(4):13-14. [23] 张忠良,王照利,鲁周民,等.魔芋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1998(2):16-18. [24] 古洪辉,汪正香,蒋雄,等.魔芋软腐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8,8(9):15-19. [25] 阮俊光.魔芋生物多样性种植探索[J].广东科技,2014(14):156-157. [26] 黄思遥.基于“目标-主体-路径”三位一体框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探索[J].山西农经,2022(5):27-29. [27] 汪青松,佘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的辩证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1):35-40. [28] 张静.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探索主题宣传新路子—以洛阳广播电视台新闻扶贫为例[J].新闻传播,2022(3):92-93. [29] 刘燕.主流媒体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担当[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2(1):5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