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渺,肖燚,欧阳志云,等.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1,41(24):9738-9748. [2] 代丽华,易武英,湛天丽,等.喀斯特石漠化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J].亚热带植物科学,2021,50(4):301-308. [3] 张哲,任明迅,向文倩,等.东南亚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生活习性及其传粉系统[J].广西植物,2021,41(10):1683-1703. [4] 李春华.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保护措施[J].绿色科技,2019(20):41-43. [5] 吴丽丽,吴峻.珠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1):52-54+112. [6] 应红涛,张文芳.曲靖市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8(20):56-57. [7] 刘建泉.安南坝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J].农业与技术,2021,41(21):58-63. [8] 曹晓栋,杨波,黄梅,等.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21,41(9):1559-1569. [9]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1-139. [10] 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1996(4):363-384. [11] 郝日明.试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分布区类型[J].植物分类学报,1997(6):500-510. [12] 田磊,于明坚,陈建华,等.基于样方法的浙江省11个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42(1):28-37. [13] 古文强,梁燕飞,陈进,等.银瓶山森林公园润楠属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1,37(6):176-181. [14] 苏宇乔,张毅,贾小容,等.几种多样性指标在森林群落分析中的应用比较[J].生态科学,2017,36(1):132-138. [15] 黄小波,李帅锋,苏建荣,等.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J].生物多样性,2017,25(11):1182-1191. [16] 张凤英,冯毅,廖梓延,等.生态因子对川渝地区壳斗科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0,26(3):689-696. [17] 张静,陈志林,侯晓巍,等.三江源区祁连圆柏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J].西北植物学报,2020,40(10):1759-1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