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征平.清代云南矿业开发中的政府行为及“放本收铜”经营方式的反思[J].云南社会科学,2001(2):80-85. [2]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54. [3] 夏湘蓉.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263-264. [4] 韦庆远,鲁素.清代前期矿业政策的演变(上)[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3):1-17. [5][6][8][11][15][17][18] 吴其濬篡,杨黔云总主编;《滇南矿厂图略》校注[M].马晓粉,校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41,41-42,58,38,59,41,58. [7] (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 [9][14] 邱澎生.十八世纪滇铜市场中的官商关系与利益观念[J].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2本1分,2001(3). [10][12][13][16][20] 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M].上海:中华书局,1957:66,65,68,28-29,69. [19] 杨寿川.云南矿业开发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 [21] 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201. [22][23][25][26][28][29][30] 马晓粉.清代云南会馆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63,113-114,167,171,173-174,174,241-247. [24]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25. [27] 卞伯泽.会泽文化之旅——会馆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11. [31] 杨德昌.中国西南铜商经济纵横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177-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