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96. [2]孙健灵.“金融经济”及其全球性和民族性[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5):108-111. [3]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78-80. [4][5]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中国经济通史·清[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1413—1435,1031. [6][17][30]赵尔巽 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3641,3666,3642. [7][9][11][15][22][23][25]杨寿川.云南矿业开发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5,126,127,140,245,183,126. [8][21]马琦.国家资源:清代滇铜黔铅开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2,131. [10] 韦庆远,鲁素.清代前期矿业政策的演变(上)[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3):1-17. [12][24]邱澎生.十八世纪滇铜市场中的官商关系与利益观念[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2本1分,2001. [13][14][16]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八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429,430,430. [18][19]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470,472. [20]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245. [26]王德泰.乾隆时期的铸钱成本与钱价增昂问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2):71-78. [27][29]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08-511,532. [28]陆韧.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66. [31]袁一堂.清代钱荒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0(2):182-188. [32]清实录:宣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