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26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新历史经济学与历史政治经济学——历史自信及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
    保建云
    2023, 42(1):  1-8. 
    摘要 ( 213 )   PDF (1576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历史自信和实践基础,新历史经济学和历史政治经济学的提出和知识体系构建则是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的阶段性探索成果。新历史经济学是从历史中获取经济学新知识并对历史进行新的经济学解释的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则是从政治与经济互动角度研究历史规律的科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包括经济学新概念体系、新理论体系、新方法论体系和新知识化体系四方面内容。
    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宏观叙事和启示
    张巨成
    2023, 42(1):  9-17. 
    摘要 ( 190 )   PDF (1210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泽东对党的建设的独创性重大贡献是特别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心。治心就是要特别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从理论上强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切实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必须敢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来观察中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问题;思想理论建设不能忽视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和体制的变化、所有制的变化、阶级结构的变化等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与“自我革命”的新时代使命
    朱潇潇, 慈立芳
    2023, 42(1):  18-26. 
    摘要 ( 460 )   PDF (1472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是开启百年新征程的系统工程,坚持自我革命是开辟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源泉。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框架下,“全面”是宽幅管理,覆盖党的建设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部门;“严”是纵深落实,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是落实主体责任,标本兼顾,由里而外、由近及远,既需要刀尖向内的斗争勇气,更需要把握本质的斗争智慧。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纲、以自我革命为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之以恒、严之有序,才能实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新时代使命。
    文艺学研究
    《诗经·国风·野有死麇》英译形象变异与重构
    陈文慧
    2023, 42(1):  27-33. 
    摘要 ( 195 )   PDF (1004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经》是汉语古诗源头,在英语国家深受汉学家青睐,其中多篇都有数个英译本,《国风·召南·野有死麇》即是极具代表性篇章,理雅各(James Legge)曾于1871年、1876年和1879年三次翻译该篇作品。其中,1876年译本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在跨语言转换中经外在符号、内涵符号和历史文化等层面重构后呈现更加浓厚的经学特征和教化功能。译本中的二者形象不仅是原文中男女主人公形象重构,也是译者语言与历史文化观重构,形象变异与重构与译者所处历史文化模式形成互动关系。
    论唐传奇微观地理空间叙事
    侯晓晨
    2023, 42(1):  34-40. 
    摘要 ( 322 )   PDF (1258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观地理空间是由标示里坊街巷等较小范围的地名建构的地理空间。本文重点关注古代小说中的一种独特的叙事技巧——微观地理空间叙事,对其在唐传奇中的相关例证做了重点解读,进而总结出这一技巧的基本功能,分析了其在小说史上的渊源与成因,并且梳理了其在宋元小说中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指出:唐传奇中微观地理空间的基本功能是以其真实的地理方位增强小说的真实感,部分作品中运用的微观地理空间链则承担了推动情节发展和增强叙事合理性的双重功能;唐传奇微观地理空间链叙事,可能与文本写定前的口述需要、作者本人的长安空间经验以及“长安想象”这三个因素有密切关系。由于作者与读者不再具备同城化的空间默契,宋元传奇小说中的微观地理空间呈现式微之态;反之,由于“说——听”环节上的同城性,宋元话本小说中继续运用微观地理空间叙事。
    袁宏道对扬雄“丽则”赋论的继承与发展
    陈珂岚
    2023, 42(1):  41-48. 
    摘要 ( 120 )   PDF (1250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汉扬雄首次提出了“丽则”赋论,“丽”指文辞的华美和内容的宏大丰富,“则”是扬雄晚年受到经学影响而对赋体过“丽”倾向的反思,扬雄的这一理论成为后世赋文体创作和批评的主要标准。袁宏道辑、王三馀补编而成的《精镌古今丽赋》以“丽则”为选赋标准,但由于受到明末文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其“丽则”赋论不仅扩大了赋体的表现范围,还对赋体的语言文字形式做出规定,并且袁宏道将真、趣、韵等概念引入“丽则”赋论,带有其“性灵”文学的印记。
    社会学研究·人口与生育
    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发展与变迁
    段成荣, 靳永爱, 毕忠鹏
    2023, 42(1):  49-58. 
    摘要 ( 246 )   PDF (1562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就不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历经曲折,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口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在动态变化中与时俱进,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战略性、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口思想体系。党的人口思想具有以下鲜明特色: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主线;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党的人口思想是一套以人为本、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标的、全面综合的思想体系,绝非仅仅局限在人口控制。党的人口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中国已婚育龄人群“三孩”生育意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梁海艳, 严黄一仪
    2023, 42(1):  59-67. 
    摘要 ( 630 )   PDF (1345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对三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发现,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已婚育龄人群三孩生育意愿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经济抚养教育能力、有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和已有孩子的性别结构。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需要从婚恋观念宣传教育、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住房租购政策支持、教育资源配置、税收政策调整、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配套建设。
    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完善过程分析
    代燕
    2023, 42(1):  68-78. 
    摘要 ( 402 )   PDF (2047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动过程进行详细地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时俱进的特征明显。总体上,可以将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酝酿探索、全面启动、加强管理、稳定水平、统筹完善、配套优化等重要阶段。不同阶段之间的生育政策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曾经对控制中国人口增长,对促进中国人口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新时代,人口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渐配套与生育服务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少子化时代校外教育培训对儿童视力健康的影响分析
    任正委, 周瑶君
    2023, 42(1):  79-88. 
    摘要 ( 125 )   PDF (1184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是应对人口少子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儿童近视率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校外教育培训作为少子化时代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依然存在,影响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时间安排,进而影响视力健康。基于杭州市Y小学的整校问卷调查数据和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模型,分析小学生视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厘清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对视力健康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校外教育培训通过挤压户外运动和睡眠时间对视力变化产生负面影响,亲子陪伴能有效调节上述负面影响。因此,在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和儿童近视干预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小学生学习、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间的合理分配给予指导,并重视亲子陪伴的作用。
    历史学研究
    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演进史的学术考察
    胡兴东, 胡昊
    2023, 42(1):  89-99. 
    摘要 ( 489 )   PDF (1768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一统”理念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和政治学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概念,对中国古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形成产生基础性作用。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演进由“形成期”“变化期”“成熟期”三个时期组成。“大一统”理念在中国古代与“正统”“道统”“华夷”“朝贡体系”等概念和制度息息相关,并通过它们展现出自身丰富多彩的内涵,最终对中国、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文明模式产生直接作用。当前,“大一统”理念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文化上的重要作用。
    滇黔乌蒙山地区腌制火腿用盐的历史考察
    朱和双
    2023, 42(1):  100-108. 
    摘要 ( 314 )   PDF (1724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盐、川盐的优劣及其对腌制宣威火腿的影响引发过不少的争议,最终形成了两种截然有别的观点。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滇东、黔西地区的火腿腌制者通过川盐加硝的方式接近或达到滇盐腌制火腿的效果,这项操作规程已经被贵州企业公司的改良实验证实了。为了倾销过剩的一平浪盐,滇省盐政当局派员到宣威县境划区督销并明令禁止川盐入口的尝试获得了成功。尽管如此,黑井煮制的甲、乙灶盐仍被普遍视作腌制宣威火腿的首选。随着一平浪盐、磨黑盐提纯技术的不断改进,逐渐取代黑井盐运销到宣威等地发挥腌制火腿的用途,进一步巩固了宣威火腿的品牌优势。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论“大学之治”中民主管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
    王攀, 许梦婷
    2023, 42(1):  109-116. 
    摘要 ( 175 )   PDF (1171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国高校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格局中,民主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之治”视角下,民主管理是高校内部治理的应然选择;我国高校民主管理现状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仍有差距,需要正确处理好民主管理与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和民主监督之间的关系。
    基于边疆地方师范院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王石华
    2023, 42(1):  117-122. 
    摘要 ( 215 )   PDF (2301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疆地方师范院校既要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又不脱离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实际,既要有效快速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又要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边疆地方师范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多集中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等方面进行探索,将专业、课程、师资、保障、改革、评估等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综合研究与实践鲜见报道。基于上述核心要素,探索出了基于边疆地方师范院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构建了与支柱行业产业相对接的专业群、推进了师范院校专业(群)特色化发展、构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能够有效解决边疆地方师范院校发展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机制不全、专业发展盲目趋同的问题。
    我国师范专业认证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晏燕
    2023, 42(1):  123-128. 
    摘要 ( 517 )   PDF (922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师范专业认证能有效促进师范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国师范专业认证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认证制度体系不健全、高校接受认证挑战较大、利益相关方缺乏对认证制度的认知等困境。建议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体系,加强对认证高校的指导和对利益相关方的宣传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