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曲靖师范学院
主编:郭丽红
常务副主编:蔡燕
刊期:双月
创刊时间:1982年12月
国内邮发代号:64-84
国外发行代号:1596B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879
国内公开刊号:CN 53-1165/G4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7-26
上一期
下一期
文艺学研究
丑的轨迹丑的轨迹——论鲍桑葵《美学史》对丑的历史梳理及其动因
谢舒祎, 刘旭光
2019, 38(4): 1-7.
摘要
(
212
)
PDF
(1048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丑”是重要的美学范畴。随着时代的更迭,美丑关系发生着变化。鲍桑葵的《美学史》作为西方人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美学思想的专著,以审美理论为线索去探讨审美意识的发展。在《美学史》中,鲍桑葵自觉地把“丑”列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从希腊到近代美学的各个阶段中“丑”的历史梳理,鲍桑葵认为有一部分丑和美是辩证统一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浪漫主义美学、黑格尔辩证观、鲍桑葵的历史精神这三个方面,解读鲍桑葵对“丑”的历史梳理的动因,进而探讨其审丑意识和美学精神。
论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的网络文学
王凤
2019, 38(4): 8-13.
摘要
(
136
)
PDF
(999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无处不在的网络技术使得消费文化空前盛行,在这种社会历史语境下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学虽然借用了一种文学的话语方式,但并非传统文学概念框架下的一种文学类型或文学类别,而因更符合大众文化的主体特征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形态。由此,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话语、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或许可以为网络文学研究提供可能性借鉴资源,从而解决当前网络文学研究面临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
试论学术话语的文学隐喻
赵常友
2019, 38(4): 14-18.
摘要
(
132
)
PDF
(688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表达语义和词汇语法之间的内部层级关系,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语法、小句和语篇层面。以一部研究罪犯边缘话语的学术文稿为例,探索将学术语类隐喻为文学语类的可能性,在理论上延伸了语法隐喻的研究范围,在实践中突破了学术语类由于技术性强、学术语言深奥而限制了学术成果普及和推广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术研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遗视域下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释义及传承策略研究
许乔贵
2019, 38(4): 19-23.
摘要
(
114
)
PDF
(848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族《绕三灵》于2006年5月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贯穿于白族《绕三灵》整个仪式过程始终的“霸王鞭舞”,不仅为该非遗项目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也为白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传承和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波助力作用。以白族“霸王鞭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白族“霸王鞭舞”的剖析解读,揭示其深厚的民俗历史,挖掘其内在的文化释义,审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并对其在现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传承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农业农村问题研究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多元“农味”表达
张婷, 秦莹
2019, 38(4): 24-29.
摘要
(
121
)
PDF
(1024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以自我展示或农产品交易的方式共庆共享丰收的喜悦,获得物质精神的双丰收。农民通过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以表庆祝的同时,也通过生产器具的展示与耕作场景的模拟以实现农耕文化静态与动态的双重表达。基于此,文章从农民主体性表达、丰收象征性表达、农耕文化性表达、农商产品性表达、农事节庆性表达五个方面入手,对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多元“农味”进行了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程波
2019, 38(4): 30-33.
摘要
(
134
)
PDF
(770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样式、质态与乡村振兴的现代化诉求并不完全匹配,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和民情基础薄弱。因此,在科学的乡村文化建设目标导向之下,可以考虑从文化服务与投入机制创新、文化团体的孵化与培育、文化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等方面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机制。
农业的出现与人类语言起源
梁晓强
2019, 38(4): 34-39.
摘要
(
121
)
PDF
(949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语言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语言是在需要高度协作的农业、手工业劳动中产生的,在协作劳动及农业提供的食品促进人类大脑进化基础上出现的。人类语言是在人类大迁徙结束以后,在所分布的世界各个角落中分别起源的。
珠江上游经济文化发展研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南盘江流域旅游扶贫的实践路径研究
臧国书
2019, 38(4): 40-45.
摘要
(
129
)
PDF
(1066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务院2014年8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在梳理精准扶贫与旅游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总结了四年来南盘江流域的曲靖市、百色市、文山州、黔西南州结合实际开展旅游扶贫实践探索的特色路径、共性经验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在精准旅游扶贫背景下精准把握旅游扶贫的内在要求、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对象、精准实施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建构旅游扶贫机制、精准建立旅游扶贫智库与教育培训制度,精准发力,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基于精准视角的曲靖教育扶贫对策研究
周娇
2019, 38(4): 46-50.
摘要
(
100
)
PDF
(906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具有持续效力的特点,又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精准扶贫的必要举措。改革开放40年来,曲靖教育扶贫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在提高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教育扶贫认识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投入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方式不相适应等问题,需要持续改进。为此,要着力健全教育扶贫机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促进教育提质增效。
蒙自水田乡“五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宇宁, 胥校生, 李世俊, 张仙, 田东林
2019, 38(4): 51-56.
摘要
(
103
)
PDF
(1083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自市水田乡属于云南典型的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发展产业基础薄弱,是云南省扶贫攻坚乡之一。蒙自市水田乡科技扶贫是将科技与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的融合,创新的运用龙头带动、群众主体、合作社协调、资金支持、土地集中“五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整合利用科技产品、科技手段、科技平台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使科技在扶贫项目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从2012年至2017年5月,粮食产量从5117吨增加到8000吨,增长幅156.3%;经济林果从3900吨增加到16200吨,增长415.4%;农村经济总收入从5645.5万元增长到17233万元,增长305.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37元增加到6968元,上升222.1%。在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蒙自市水田乡探索出的“五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体现出深入群众、提素质、育智人等特点,不仅提高了水田乡科技扶贫的效益,拓展了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对类似地区扶贫攻坚也具有较好借鉴和启示。
云南罗平县钟山乡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刍议
张耀波, 许霁, 方琳
2019, 38(4): 57-62.
摘要
(
128
)
PDF
(1133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革命历史悠久,曾为滇桂黔边区中心根据地和罗盘地委指挥部,是云南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乡镇之一。钟山乡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底蕴深厚。让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激活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要以“革命老区、红色钟山、养生福地、最美乡村”为形象定位,以钟山“红色三角”为核心区域,辐射周边,形成 “四线”、“三大板块”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云南罗平“乡谈话”的语音特点及社会功能研究
何冬梅
2019, 38(4): 63-67.
摘要
(
115
)
PDF
(900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记录描写汉语方言西南官话中为数不多的曲靖罗平县农村“乡谈话”的隐语形式,并从它所产生的背景、使用范围、用途和功能等方面对隐语行话作了归纳总结,找出其语言性质和特点。笔者认为这些隐语行话是罗平人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与周边族群进行语言接触交流而产生的语言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乡谈话在当地农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经历了从主流再到非主流的过程,正逐渐弱化乃至消亡,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搜集或整理,为抢救保护民俗语言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探析
史祝云
2019, 38(4): 68-71.
摘要
(
170
)
PDF
(633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加强思政课建设、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要从提高思想政治站位、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坚强的保障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及策略研究
范馨元
2019, 38(4): 72-74.
摘要
(
145
)
PDF
(552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科任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和目的,采取让学生尝试讲课、组织演讲辩论、背诵单词、组织游戏、穿插文化背景知识等方式,着力打造轻松高效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
基于徽文化传播的旅游英语课程改革探索——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姚岚, 朱黛娜
2019, 38(4): 75-80.
摘要
(
102
)
PDF
(1061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课程情况进行了前期调查,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开展了基于徽文化传播的旅游英语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形式、教师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入手,力求培养出能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技能进行旅游服务和徽文化传播的涉外旅游服务人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苏茜
2019, 38(4): 81-84.
摘要
(
245
)
PDF
(634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但目前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低,导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困难和不足亟待破解。校企合作务必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优化育人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自然观的历史演进
夏显泽
2019, 38(4): 85-88.
摘要
(
117
)
PDF
(664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自然观经历了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三个历史演进过程。这一过程来之不易,标志着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之一。
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指导意义
李学林, 杨诗雨
2019, 38(4): 89-94.
摘要
(
87
)
PDF
(962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影响下,基于我国国情,毛泽东提出了制度革新是前提、教育是基础、生产力是主旨、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实现路径、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反贫困理论,经过民主革命、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期,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思想。在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取得瞩目成就。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为当今夺胜脱贫攻坚战役提供启示。当下,中国共产党需借鉴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实践中的经验,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客观规律、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推动社会整体进步,进一步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外交流问题研究
澜湄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诗琳通公主的中国文化活动分析
朱宏华
2019, 38(4): 95-99.
摘要
(
108
)
PDF
(921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澜湄命运共同体是关键一步,泰国是澜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成员,也是其建设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文化认同的前提,也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前提。泰国诗琳通公主38年来进行的中国文化传播活动为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包括遍访中国大江南北、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中国文学作品、推动泰国的华文教育、以及推动泰国的中国文化活动,毫无疑问,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中泰两国关系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泰国的传播、促进了华文教育在泰国的推广、促进了中泰文化交流的深化。
基于文化冲击早期干预视角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袁丽梅
2019, 38(4): 100-103.
摘要
(
91
)
PDF
(745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49.2万,留学生人数众多,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文化冲击是诱导来华留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对其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本文首先对文化冲击的概念进行辨析,再对常见的引起来华留学生文化冲击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了对来华留学生开展留学预教育、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尊重来华留学生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为来华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等应对来华留学生文化冲击问题的对策。
地方历史研究
东汉永昌置郡的人文地理辨释
李宇舟, 郝雪
2019, 38(4): 104-110.
摘要
(
103
)
PDF
(1283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汉永平十二年,今云南保山地区及缅甸部分区域得以设置永昌郡,成为东汉王朝的户口第二大郡,这个看似单一的历史事件背后其实蕴含着漫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合与积淀。永昌置郡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西南夷(哀牢)文化的融合,其中西汉武帝置不韦、嶲唐二县和东汉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都尉是永昌置郡过程的两个关键节点,通过对嶲唐、不韦、哀牢、博南四县地望的人文地理考释,其实质反映了两汉中原文化对蜀身毒道区域的纵深辐射和影响。
有关末代土司岭光电研究的主要取向
刘中, 成臻铭
2019, 38(4): 111-116.
摘要
(
77
)
PDF
(1018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借助学界对岭光电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有关岭光电研究的主要取向,认为学界主要针对岭光电成长经历、从政时期和彝学研究时期等三个阶段展开研究,其中,成长经历聚焦于其土司背景与成长历程,从政时期则侧重于其在彝区的改革实践和去南京的请愿活动,彝学方面则主要是对其作品进行研究整理。相关研究依托于三个阶段,业已观照到了彝区民族教育、社会治理、民族发展、认同意识、民族政策等诸多领域。
边境治理研究
村落文化变迁视角下边境集市与国家治理的转型——基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澜沧街集市的观察分析
邹荣
2019, 38(4): 117-122.
摘要
(
83
)
PDF
(1040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集市作为国家乡村社会治理重要组成单元,边境集市构筑的“市场共同体”成为影响乡村社会重要力量。澜沧街集市作为边境集市对边境乡村文化的承载、传递功效的发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周边边境村落文化结构和文化形态。同时,集市构筑了一种全新乡村治理生态,正逐渐被民族国家治理体系所吸纳,成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边境村落的治理需要通过不断国家治理技术和治理方式的转型,以适应边境村落文化变迁的现实需要,实现国家在边境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边境地区殡葬治理路径优化研究——以德宏芒市为例
刘婳, 赵一环
2019, 38(4): 123-128.
摘要
(
110
)
PDF
(1070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殡葬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与习俗礼仪,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殡葬治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绿色殡葬、节约用地、文明办丧已经成为当前殡葬治理的新要求。以中缅边境云南芒市殡葬治理为个案,针对当地殡葬治理工作进程和面临困境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对边境地区殡葬治理路径优化提供方向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