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金. 《还魂草》序[M]//巴金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15. [2] 巴金. 关于《还魂草》[M]//巴金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658. [3][21] 杨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62,180. [4][5][6][8][24][26] 巴金.猪与鸡[M]//巴金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23,224,223,221,209,226. [7]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9][10][11][12][13][21] 巴金.女孩与猫[M]//巴金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49,256,254,255,257,248. [14][23] 李存光. 巴金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260,254-255. [15]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43. [16][17][18][32] 巴金.生与死[M]//巴金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63,262,264,263. [19] (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96. [22] 于君. 散文讲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244. [27][28] 巴金. 夫与妻[M]//巴金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42,247. [29][31][32] 巴金32]巴金.兄与弟[M]//巴金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28,229,241. [34] 巴金. 《小人小事》后记[M]//巴金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65. [35] (法)孟德斯鸠.论趣味[M]//张广智.历史学家的人文情怀——近现代西方史家散文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