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钧.农村教师流动及流失问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师教育研究,2015(1):60-67. [2]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47-53. [3]张天雪,朱智刚.非正式制度规约下教师流动实证分析—以桐庐县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9(4):15-18. [4]范国锋,王浩文,蓝雷宇.中小学教师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江西、河南3省12县的调查[J].教育与经济,2015(2):62-66. [5]龚继红,钟涨宝,余建佐.农村教师社会流动意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随州市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1(1):73-83. [6]陈牛则.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态度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经济,2012(4):16-20. [7]娄立志,刘文文.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与应对[J].教师教育研究,2016(2):75-80. [8]常宝宁,吕国光.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调查研究——以甘肃省为个案[J].教育科学,2006(6):62. [9]孙梅.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122-124. [10]李天凤,罗华玲.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66. [11]郭春华, 杨旭中.农村中学骨干教师流失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5):21-22. [12]吴志华,于兰兰,苏伟丽.农村教师的流失:问题及解决之策——基于辽宁省的实证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3-5. [13]薛正斌.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流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120-121. [14]王艳玲,苏萍,杨晓.中小学青年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实证分析: 基于云南省的抽样调查[J].学术探索,2016(10):143-149. [15]王国明,郑新蓉.农村教师补充困境的政策与社会学考察[J].教师教育研究,2014(4):41-45. [16]毛菊,康晓伟,管廷娥,李先启.基于发展需求与外部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2(5):43-47. [17]蔡明兰.教师流动:问题与破解——基于安徽省城乡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11(2):92-97. [18]郑新蓉,武晓伟.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支持性政策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