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陆大道,陈明星. 关于“国家信息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70(2):179-185. [2] 唐鹏,周来友,石晓平.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资源科学,2014,36(7):1374-1381. [3] 吴晓燕,赵普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困境、归因与破解[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26-30. [4] 吕文静. 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政策保障[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1):57-61. [5] 石忆卲. “大城市病”的结症、根源、诱发力及其破解障碍[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20-127. [6] 尹宏玲,徐腾. 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0-15. [7] 范进, 赵定涛.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5):61-67. [8] 谭术魁, 宋海朋. 我国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匹配状况[J].城市问题,2013(11):2-6. [9] 杨丽霞,苑韶峰,王雪禅.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浙江省69县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1):18-22. [10] 丘林润.广东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15,14(1):21-26. [11] 王云霞,南灵.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15,34(2):85-89. [12] 林爱文,樊星. 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6):14-18. [13] 陈伟,王喆,杜德瑞. 中国城市化的“两个滞后”与农地转用的长期压力[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51-60. [14] 李光勤.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4(6):39-43. [15] 王雪霁. 我国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缺口: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物价:2014(7):42-45. [16] 王丽艳,郑丹,游斌. 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12):62-69. [17] 王喆,陈伟. 工业化、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J].经济体制改革,2014(5):177-181. [18] 李裕瑞,王婧,刘彦随等.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69(2):199-212. [19] 李子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之谜——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94-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