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霞,程宏斌.基于OBE模式的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5-18. [2] 于娱,朱卫未.OBE理念下大学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商业预测与管理决策》为例[J].办公自动化,2018(23):35-38. [3] 佟曾,田晓曦.基于“学习产出(OBE)”的民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129-130. [4] 于丹,宋晓兵,李迎秋,等.基于OBE的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析——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183-189. [5] 王慧,李雷孝,邢红梅.基于OBE理念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0(02):54-57. [6] 王庆环.“新工科”新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7-04-03(005). [7] 教育部高教司.“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0-11. [8] 陆国栋.“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05):38-41. [9] 彭晏飞,张全贵.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222-225. [10] 秦炜炜,王穗东.新工科教育的融合创新与路径突破——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02):79-84. [11] 李飞.新工科要求下的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思路[J].计算机教育,2019(04):5-7. [12] 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5-19. [13] 宋余庆,陈权,刘哲,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国际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双跨”团队体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18(03):102-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