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曲靖师范学院
主编:郭丽红
常务副主编:蔡燕
刊期:双月
创刊时间:1982年12月
国内邮发代号:64-84
国外发行代号:1596B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879
国内公开刊号:CN 53-1165/G4
全年目录文章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1 Vol.40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新文科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思考
张永刚, 宁德松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1-6.
摘要
(
545
)
PDF(pc)
(1609KB)(
959
)
可视化
收藏
新文科在突出传统学科内涵的同时更重视学科交叉融会,目的是要促进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它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重要影响,将促使其一定程度改变课程体系重知识规约与人文追求、教学方式重讲授引导和心灵感悟、能力养成重书本化知识传承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用新的时代因素丰富专业内涵、用新的建设方法增强专业活力和用新的培养成效验证专业价值,其意义深远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课程思政的认知逻辑与行动路向
高云萍, 陈正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7-14.
摘要
(
311
)
PDF(pc)
(1649KB)(
558
)
可视化
收藏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知识特质的哲学逻辑、扎根中国办大学的现实逻辑、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历史逻辑和多维课程观的本体逻辑探寻课程思政理论依据,并构建课程思政立成“人”之德、立时代之德、立文化之德的内涵体系,提出学校、教师和学生“同心”,思想理念和目标“同向”,专业、课程和课堂“同行”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向,从而有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的新动向及其启示
巩红冬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15-24.
摘要
(
291
)
PDF(pc)
(1678KB)(
310
)
可视化
收藏
学习性投入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给我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提供新的国际视角,对2015-2019年国际学界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勾勒国际学界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伴随着某些研究领域热度的增加,学习性投入研究年度发文量增幅明显提高;研究机构、活跃作者之间竞争加剧的同时,我国已超越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高质量的研究集中于翻转课堂、研究体验和有效反馈等方面;热点问题也被课堂投入的影响因素、课前学习中的学生表现、个人和院校背景特征等取代。国际学界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研究的新动向,或许可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乃至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研拓思”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张磊, 王鸣, 罗莉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25-29.
摘要
(
327
)
PDF(pc)
(1617KB)(
431
)
可视化
收藏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教学精准把脉,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认识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索构建“学研拓思”教学模式,将“课前自学”“课中研练”“课后拓展”“反思提升”四个教育教学环节有机衔接,环环相扣,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路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学业压力特点调查研究
陈雪飞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30-35.
摘要
(
864
)
PDF(pc)
(1635KB)(
444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田澜和邓琪共同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压力感问卷对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学业压力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学业压力总体较大,排在最前面的三项压力分别是学习前景压力、父母期望压力、学习成效压力。在学习前景压力和父母期望压力这两个维度上,女生比男生的压力感更大,文科生比理科生的压力感更大;大一学生的学习成效压力最大,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课业负担压力较大,大三学生的学习条件压力较大;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学业压力感差异显著,经济条件较贫困的大学生学业压力感最大,其次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大学生学业压力感最小;学习成绩靠后的大学生比学习成绩靠前的大学生感受到的课业负担压力更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对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启示
陈根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36-40.
摘要
(
261
)
PDF(pc)
(1599KB)(
325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包含生态与文明“共兴衰”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生态经济思想、生态民生思想、生态安全思想等丰富的内容。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生态教育思想不坚定、生态教育定位不精准、生态教育的封闭性、生态教育的随意性的问题,应努力贯彻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牢牢把握生态教育方向、深化生态教育内容、最终提升生态教育感染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马克思生命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研究
李红顺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41-46.
摘要
(
355
)
PDF(pc)
(1630KB)(
292
)
可视化
收藏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具有丰富生命思想的著作中,马克思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阐明了生命的内在自然需求与外部自然界是一致的对象性关系,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从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状态到共产主义社会整体性存在的历史生成等思想,构建了生命的自然维度、实践维度、社会历史维度三重特定的内涵。这三重维度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思政教师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发展及当代价值
黑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47-53.
摘要
(
513
)
PDF(pc)
(1613KB)(
461
)
可视化
收藏
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共同创立并发展了唯物史观,并长时间从人力、财力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工作,为帮助马克思完成《资本论》这一旷世巨作,恩格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且在迟暮之年仍坚持撰写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完善不仅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更有力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重读思想解放的“宣言书”——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时代价值
阮朝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54-59.
摘要
(
777
)
PDF(pc)
(1606KB)(
300
)
可视化
收藏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被誉为思想解放的“宣言书”。这篇讲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包含丰富的内容。当前,我们重新学习这篇经典文献,就是要汲取其中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论儒家大众化的家本位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谭高顺, 曹伟华, 钟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60-65.
摘要
(
318
)
PDF(pc)
(1609KB)(
506
)
可视化
收藏
家庭、家族在儒家学说传播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是儒家学说传播的重要阵地。以家庭伦理为核心、以家庭为宣教阵地、以家族掌控农村事务使儒家学说大众化具有明显的家本位特征,是儒家学说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以家庭为单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家庭化教育是儒家大众化家本位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巴金《小人小事》探微
石健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66-74.
摘要
(
429
)
PDF(pc)
(1676KB)(
1021
)
可视化
收藏
巴金在1940年代,对于自己抗战题材创作过分局限于宣传,曾表达过不满。短篇小说集《小人小事》体现出他突破自我的努力。五篇小说彰显了以爱塑造国魂的吁求;在众声喧哗的复调性叙事中,既可见艺术上的匠心独运,亦可看出对于自我认同的困惑;在客观写实的同时,重视诗与思的融合,体现出寻找精神家园的努力。《小人小事》昭示了巴金1940年代的创作走向,在其总体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从《钢琴教师》看当代先锋女作家耶利内克的语言革新与实验
刘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75-79.
摘要
(
387
)
PDF(pc)
(1613KB)(
599
)
可视化
收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作为当代奥地利第三代作家,秉承了从维特根斯坦以来的文学传统,不断地在创作中进行语言的革新与实验,以突破传统语言规范对表达思想的束缚和限制。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耶利内克打破陈旧的语言和传统即定的思维模式,通过隐喻把语言的能指与所指间的固定关系割裂开来,追求作品的多义性丰富展现,企图以一种具有陌生化效果的原创性话语来阐释本质意义的存在,这为作品在审美意蕴的传达上开创了无限繁复的内在空间,充分表现了作家独立的精神立场和先锋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唐诗家族归属意识的类型化呈现与蕴涵
陈文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80-83.
摘要
(
340
)
PDF(pc)
(1603KB)(
283
)
可视化
收藏
家族归属意识主要包括亲族归属与乡土归属两方面,二者在唐诗中均有较为丰富的书写。亲族归属在唐诗中的主要呈现是对伦理情感的吟唱,其最重要载体是各种类型的亲族赠答诗。乡土归属意识在唐诗中的主要呈现是对乡情的咏叹,故园情结是其中最具家族意味的部分。唐诗家族归属意识的书写价值,一是对于其时家族乃至社会人情交际方式、文士阶层的精神感情世界具有积极的认识意义;二是与其时史传笔记相较,受不同文体类型叙事及抒情模式影响,唐诗所展现的对情理的精炼概括、对场景细节的典型描绘以及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艺术蕴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唐天宝年间何履光用兵云南事迹考
赵旭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84-88.
摘要
(
533
)
PDF(pc)
(1616KB)(
638
)
可视化
收藏
天宝年间,唐王朝与西南地区的南诏政权围绕爨地的争夺发生多次战争。期间,何履光三次用兵安宁城,并以之为中枢,坚守苦撑,维系唐朝在爨地的控制权。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因征兵戡乱,弃守安宁,爨地尽失,唐朝在云南的百余年经略归于失败。然何履光的事迹散见文献之中,且多有重复模糊之处,难以得其梗概。通过对史料的梳理,粗略地勾勒出其用兵云南的史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宋书》《南齐书》宁州郡县对比研究
梁晓强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89-96.
摘要
(
358
)
PDF(pc)
(1645KB)(
775
)
可视化
收藏
《南齐书》所记宁州郡县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继承自《宋书》,后半部分则为虚设的假板郡县。这些郡县的设置,不是为了实际统治的需要,而是为满足世家大族们渴求高官厚禄的政治需要而滥设的空位虚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从“化外”到归附:清初滇西北改土归流与怒族的国家认同
李亚锋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97-102.
摘要
(
359
)
PDF(pc)
(1617KB)(
260
)
可视化
收藏
清初滇西北的丽江、维西地区改土归流后,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开始深入至澜沧江流域,进而影响到更西一隅的怒江流域,尤其是维西地区流官政府的设立,直接拉近了怒江边民和中央王朝的地理空间距离,促进了原本处于王朝国家秩序体系之外的怒族和中央王朝之间政治关系的建立。归附后的怒族,开始正式进入到中央王朝的视野之中,在国家权力的介入和作用下,其原本恶劣的政治及社会经济处境也由此得到明显改善,国家认同感随之也得到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清代云南汉人移民民间信仰的传播及其发展
马晓粉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103-110.
摘要
(
315
)
PDF(pc)
(1624KB)(
1853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古代民间信仰文化中的守护神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清代,大量外省汉人移民迁入云南,云南民间信仰主体和内容发生变化。以移民为主体,以地域守护神信仰为特色,以乡祠为传播载体的汉人民间信仰在云南传播,并随移民的土著化而发生调适、融合,呈现出多神同祀、世俗化、功利化特征。移民守护神信仰的传播及发展,有利于稳定移民心理,使移民能够接受、适应、融入新家园;有利于推动边疆民俗的内地化,丰富了云南民间信仰文化的内容,使云南民间信仰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融合的特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因子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德宏为例
祝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111-116.
摘要
(
236
)
PDF(pc)
(1620KB)(
438
)
可视化
收藏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必将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处在多语环境中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以德宏为例,对该地区留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综合评估留学生的汉语方言接触水平,并对其汉语学习和使用的社会心理与汉语方言接触水平的相关性以及汉语方言接触水平与HSK成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积极探讨本地方言因子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力,进而探寻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开展语言教育的特色路径,强调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语言资源服务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丧葬习俗的文化阐释及改革路径——以彝族俐侎人为例
石林红, 陈慧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117-122.
摘要
(
845
)
PDF(pc)
(1808KB)(
1067
)
可视化
收藏
丧葬习俗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丧葬习俗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集贫困、民族、边疆、山区等复杂因素于一身,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在边远民族地区推进的实践摸索仍存在诸多问题,改革中应充分考虑民族性、地方性要素的影响,从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入手,赋予政策弹性和柔性,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关怀,在此基础上的殡葬改革也必将更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对策探析——以曲靖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例
余丽梅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123-125.
摘要
(
298
)
PDF(pc)
(1719KB)(
408
)
可视化
收藏
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社会和谐、市民素养等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公民文明素养程度如何,被视为创建文明城市当中公民意识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以曲靖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例,以问题为导向,从建立和完善文明素养,提升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化探索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健康中国视角下曲靖医疗机构在医养结合中主体作用研究
孙晨嘉, 张慧颖, 徐涛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1
): 126-128.
摘要
(
285
)
PDF(pc)
(1592KB)(
280
)
可视化
收藏
医养结合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引领医养结合是曲靖医疗体制改革和养老模式创新的明智选择。运用现代管理学SWOT模型探索构建具有曲靖地方特色的医养结合法制模式、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培养等对策措施,推动医养结合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唐宋文学叙事性转向成因及表现
蔡燕, 李青霖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1-7.
摘要
(
332
)
PDF(pc)
(6428KB)(
299
)
可视化
收藏
中唐以后传统文学发展中出现叙事性转向,原因是多元的,内部原因是中国文学传统中从先秦神话、《诗经》和史传文学以来的叙事传统的积累,外部原因中最重要的是中唐以后随着文学市场化、商业化兴盛起来的市民文学的叙事性对雅文学的影响,形成古文传奇化、词的叙事性强化、诗歌的叙事性转向等文学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曾昭抡《缅边日记》的云南边地文化书写
曹静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8-14.
摘要
(
326
)
PDF(pc)
(6103KB)(
158
)
可视化
收藏
曾昭抡的《缅边日记》是抗战时期关于云南边地的旅行日记,行程从昆明始,经楚雄、下关、保山、龙陵,到芒市终。他用一个科学家和外地人的视角来考察云南边地的历史文化。对云南边地的交通文化、日常生活习俗和土司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展示了云南边地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和阶级性等特征,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云南彝族稻谷故事的空间叙事建构
张译匀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15-20.
摘要
(
219
)
PDF(pc)
(5285KB)(
184
)
可视化
收藏
彝族稻谷故事是在日常耕种中孕育而生的。总体呈现出范围广和地域性特色强的流布特征。从空间叙事角度入手,试图建构出彝族稻谷故事广泛流传的空间结构和区域流传的空间形态,并演证彝族稻谷故事是如何被空间叙事所建构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论新媒体时代的阅读
黄官品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21-23.
摘要
(
283
)
PDF(pc)
(2707KB)(
201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技术与网络的发展,阅读方式已从单一的纸质阅读转变为多种阅读方式并存。在调查研究新媒体阅读与传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面对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海量的信息,如何阅读更有益自身学习的问题;研究新媒体阅读的优点与缺点,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如何改进,并对传统与现代如何并行互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回顾与展望:近10年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述评
邹礼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24-28.
摘要
(
503
)
PDF(pc)
(5075KB)(
189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梳理研究易地扶贫搬迁的部分代表性CSSCI期刊,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探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贫困治理、社区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搬迁移民生计转型、搬迁社区经济发展和搬迁移民的城镇化等问题。今后要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合作,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后续扶持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群体的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以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点为例
沐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29-34.
摘要
(
237
)
PDF(pc)
(5627KB)(
166
)
可视化
收藏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工程,扶贫移民通过搬迁进入安置社区以后,自身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是扶贫移民在安置点能否“住得下—富得起”的关键。以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移民群体为例,分析认为移民群体与国家、地方行政机构、行业组织和非移民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扶贫移民权益保障不足的根源,政府应从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主动协调各方利益,积极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注重风险防范,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多元化就业路径等方面来缓解冲突,承担相应的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社区的治理逻辑与路径优化——以H安置点为例
普艳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35-40.
摘要
(
329
)
PDF(pc)
(4944KB)(
186
)
可视化
收藏
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模式,承载着巩固移民脱贫成果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双重政策目标。后搬迁时代,安置社区成为双重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把握安置社区治理逻辑,优化治理路径对于巩固移民脱贫成果,实现“稳得住、能发展”目标具有关键作用。聚焦于对H城镇集中安置点的实地调查和相关政策文本分析,呈现该安置社区治理的基本情况,分析阻碍社区治理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安置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加强基层党建,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移民主体性,激发安置社区内生动力;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促进社区融合。旨在阐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逻辑与巩固移民脱贫成果的内在关联,为优化治理路径,提升治理成效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干预——基于会泽县木城社区的实践
徐兴文, 刘芳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41-46.
摘要
(
320
)
PDF(pc)
(5018KB)(
199
)
可视化
收藏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我国贫困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策略,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然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在建设与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以云南省会泽县木城社区作为田野点,基于木城社区的需求,全面呈现社会工作在木城社区的实践过程,探索社会工作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社会工作参与易地搬迁移民社区治理实务研究——以会泽县M社区“三区”社工项目为例
李贵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47-52.
摘要
(
254
)
PDF(pc)
(4897KB)(
197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民政部“三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在会泽县M社区易地搬迁移民社区治理作为案例,基于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及社区治理理念,在易地搬迁移民社区中从移民自身层面、社会组织层面、社区层面存在的不足探讨社会工作提升社区居民意识、培育居民骨干、培育自组织、社区潜能开发等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路径,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的建设,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逻辑,对易地搬迁的移民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1.
新冠肺炎疫情中会泽县脱贫人口返贫因素及对策研究
余锋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53-56.
摘要
(
596
)
PDF(pc)
(3558KB)(
398
)
可视化
收藏
会泽县作为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中的一员,不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且存在脱贫人口返贫的风险。疫情期间,由于受到失业性返贫、农产品滞销返贫和支出增加返贫因素的影响,会泽县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加剧。基于此,应加强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加强主导产业建设,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继续采取“奖补结合、兜底保障”的发展和补助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2.
语言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研究
王艳, 张明仙, 莫菲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57-62.
摘要
(
356
)
PDF(pc)
(5500KB)(
262
)
可视化
收藏
语言扶贫是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扶贫大致可以分为推广普通话与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前者有如边疆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与“小手牵大手”带动村寨(社区)学习普通话等;后者有如民族语言教育实践、双语助力扶贫扶智、双语助力疫情防控与边境安全维护、旅游产业中民族语言的赋能。我们从学校语言教育与语言实践入手,进而了解家庭、村寨或社区的语言生活,提出在后脱贫时代注重推普与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并举,建设多语多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3.
中缅跨境民族地区建构农业经济发展共同体探究
李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63-68.
摘要
(
211
)
PDF(pc)
(5543KB)(
233
)
可视化
收藏
中缅跨境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区位性、民族性等因素,其社会发展对我国与缅甸的全方位合作关系建设以及中缅之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影响。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困境,而建立跨境区域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共同体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地缘关系的紧密性、民族关系的认同性、民族文化的同源性、农业资源的同构性、协调发展的互补性、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等表明该区域具有建构农业经济发展共同体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4.
民国时期禄劝彝区乡村经济生活管窥——以契约为中心的考察
李晓旋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69-74.
摘要
(
305
)
PDF(pc)
(4843KB)(
158
)
可视化
收藏
在彝族的大量存世文献中有一部分属于经济类文献,这部分文献尚未引起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禄劝县茂山乡那庸干立科村,世袭毕摩张兴家所藏契约文献进行梳理,以6份民国时期土地交易契约为研究对象,将彼时赋税制度、货币条例以及社会形态与这批契约进行对比和双向印证,发现该批契约具有格式规范化、货币单位多样化、赋税名目庞杂等特点。这些契约文书反映出了民国时期此地区域特色及其民间交易惯习,从而重现了民国时期禄劝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概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5.
尼美村哈尼族的双语和谐
李福来, 陈娥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75-79.
摘要
(
261
)
PDF(pc)
(4177KB)(
161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可以总结出尼美村哈尼族语言生活具有如下特点:全民稳定地使用母语,代际传承良好;不同年龄段能不同程度地兼用汉语;尼美村哈尼族的语言生活属于和谐型。哈尼语、汉语各司其职能,以及村民的语言态度包容开放是其语言和谐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6.
佤族生态观与生态康养旅游共生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施荣连, 施建林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80-85.
摘要
(
243
)
PDF(pc)
(5815KB)(
181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战略背景下,从社会发展变革和人类多元化的需求视角,探讨佤族生态观与康养旅游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佤族生态观与生态康养旅游的发展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佤族生态观为生态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养分和丰沃土壤,生态康养旅游的发展对佤族生态观的健康传承和发展具有引领和导向功能,他们的共生互动体现出了与时俱进、协同发展的价值与功能。优化共生环境,健全共生单元协同发展机制、发挥生态康养旅游的主动作用,畅通共生单元之间的信息互动、提炼佤族生态观内涵,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康养旅游胜地、强化佤族生态观的价值主线,提升生态康养旅游品位是佤族生态观与生态康养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7.
社会生态视域下民间信仰的族际互动及建构——以彝族女神信仰为例
王倩倩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86-92.
摘要
(
255
)
PDF(pc)
(6535KB)(
183
)
可视化
收藏
女神信仰是彝族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楚雄彝族的女神信仰有着独特的神缘脉络,以女神信仰展开的各种祈福祭祀仪式活动是彝族的民俗盛事。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楚雄彝族的女神信仰体系逐渐被汉族地区的本土化改造,凸显了地区社会生态面貌,而彝族、苗族、傈僳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彝区汉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从而形成当今包容多元的民间信仰格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8.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视阈下特色小镇发展问题研究——以麒麟爱情小镇为例
沈凌云, 姜虹屿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93-97.
摘要
(
413
)
PDF(pc)
(4765KB)(
188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特色小镇在全国掀起了建设热潮,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质量。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曲靖市麒麟爱情小镇为例,系统梳理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可能性,发现其在人的城市化、产业适应城市化发展以及公共空间的吸引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助力曲靖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其他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9.
儒家生态伦理在滇东乡村振兴中的现代传承与超越——基于曲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参与式观察
曹漫琼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98-103.
摘要
(
262
)
PDF(pc)
(4983KB)(
174
)
可视化
收藏
创造美好生活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对滇东地区的田野考察发现,传统儒家秉持“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超越性的生态伦理观在此地保存良好,当地民众依然秉持着将个体生存融入宇宙万物,强调“物我和一”的生态宜居风貌。对滇东乡村振兴而言,其有助于重塑乡村的“公序良俗”,有助于实现“开放、共享、绿色”的振兴之路。要以人的美好生活需求为主导,摒弃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警惕资本逻辑主导“操纵”发展,统筹兼顾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滇东美丽生态、重塑乡村情谊共同体的乡风民俗,才是实现古镇可持续的内生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0.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曲靖市会泽县部分基层党支部为例
杨世英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 (
2
): 104-109.
摘要
(
303
)
PDF(pc)
(5399KB)(
218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新时期对曲靖市的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曲靖会泽县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在农村工作中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