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考利.教会学生思考:第2版.徐卫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张仕达.仅仅语文教师思考还不够[J].语文学习,1986(11):10-11. [3] 肖新发.教师思维的特征与教师思维学的建构[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2):10-16. [4] 萧新发.教师思维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5] 钱玉干.教师思维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6] 周荣.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与改变教师思维方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131-133;傅宝珠.略论历史教师思维品质的自我完善[J].历史教学问题,1998(04):50-51;钱春旭.论现代化教育与教师思维方式的变革[J].教育探索,2000(02):63-64. [7] 费秀壮.教师的思维品质[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李亚男.教师必备的思维品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 斯滕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考利.教会学生思考:第2版[M].徐卫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9] 程新屏.新疆中学语文教师思维素质调查、分析、定标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88-94;马海燕.中小学教师思维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雷蕾.中小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10]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2020-03-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110/t20111008_145604.html. [11] 王洪礼.反思性思维引领的教学心理探新:高级心理素质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刘善娜.爱上我的课堂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魏本亚,步进.语文课堂教学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王陆,张敏霞.教学反思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衣新发.教学反思能力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刘祥.重构教师思维:教师应知的28条职业常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胡惠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 林英典.教学反思日记: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9):34-36;赵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12):61-64. [13] 赵国庆.思维教学研究百年回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6):39-49. [14] 萧新发.教师思维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钱玉干.教师思维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费秀壮.教师的思维品质[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李亚男.教师必备的思维品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王陆,张敏霞.教学反思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陈瑶,等.教学反思途径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崔光佐.思维能力的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曾拓.教师思维与教学问题意识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刘善娜.爱上我的课堂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魏本亚,步进.语文课堂教学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刘祥.重构教师思维:教师应知的28条职业常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王洪礼.反思性思维引领的教学心理探新:高级心理素质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刘晓婷.真问题驱动的教学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衣新发.教学反思能力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5] 斯滕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考利.教会学生思考:第2版[M].徐卫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斯滕伯格.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第2版[M].姚梅林,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伍中友,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16] 傅渊,茶世俊.教师思维品质的内涵与分析框架初探——以教师行为差异为逻辑起点[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08):30-35. [17] 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前言11,197-204. [18] 郅庭瑾.关于“我们怎样思维”的教育学探索—从赫尔巴特到杜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3):27-37. [19] 斯滕伯格.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78-279. [20]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1] 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杜莹.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10;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2] 顾明远.教师思维是属于教师高层次的能力——《教师思维论》序[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4(04):3-4. [23] 雷蕾.中小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24] 傅渊,茶世俊.教师思维品质的内涵与分析框架初探——以教师行为差异为逻辑起点[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08):30-35. [25] 费秀壮.教师的思维品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李亚男.教师必备的思维品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6] 陈一敏.信息技术课教师思维风格与教学行为关系的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2):47-50;张梦雅.教师教学思维风格与教学取向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7] 黄敏卫,邓铸.思维风格与教学风格偏好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27):63-65. [28] 车慧,钱军先.稚化教师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三次设计谈数学概念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16(02):27-29;尹睿,郭华平,何斯婧,何靖瑜.个人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策略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8(06):31-37. [29] 吴少然.“稚化思维”的教学实施[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03):25-29;王娇.基于综合思维的地理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探究——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例[J].教育观察,2019(21):126-130. [30] 单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01):55-62. [31] 郅庭瑾,张建.我国中小学思维教学研究:进展、缺失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1(01):14-18;郅庭瑾,程宏.国外中小学思维教学研究:争议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0(12):98-102;赵国庆.思维教学研究百年回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6):39-49. [32]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9-36. [33] 崔光佐.思维能力的教学理论与课堂实施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5):9-13. [34] Guoqing Zhao,Xuanyang Yang.Teachers' perceiv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multi-region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Effffects of beliefs and engagement[J].Learning, Cult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2019(23):100347. [35] 邢秀凤.语文课思维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8(12):63-70. [36] 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9. [37]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8] 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2-73;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39] 张梦雅.教师教学思维风格与教学取向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潘禹成.小学新老教师教学反思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40] 程新屏.新疆中学语文教师思维素质调查、分析、定标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88-94;荀明俐,苗壮,蒋召宇.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思维范式实证研究——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2(03):53-56;曾拓.教师思维与教学问题意识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78-94.潘禹成.小学新老教师教学反思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41] 刘善娜.爱上我的课堂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魏本亚,步进.语文课堂教学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2] 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3]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20-04-11.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0-04-09.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教育部等五部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EB/OL].2020-04-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