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践美学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但在这场美学大讨论延续近7年的时间跨度中,“实践”概念本身的意义也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历程之中。实质上到60年代以后“实践”概念在朱光潜与李泽厚的理论表述中才逐渐取得了较为核心的地位,展示出了“实践”的“内在精神生成”与“外在物质生产”两个不同的向度。但由于当时思想界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去主体性的反映论”思维范式的影响,使得他们的观点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在“美是不以存于人的客观存在”及“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的理论偏执中,以“实践”为研究核心概念的美学研究并没有能建立起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