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占莉娟,林松清,王利萍.高职学报内涵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708-713. [2] 谭华,习琲.高职学报编辑加工质量问题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6):68-70. [3] 杨忠科.试析高职学报生存困境与出路[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36-39. [4] 张瑞霞. 提高高职学报编校效率途径探索[J].中国出版,2012(18):34-35. [5] 占莉娟.发挥编委作用,提高高职学报办刊质量[J].江汉大学学报2013(4):182-185. [6] 邓新云.高职院校学报提升办刊质量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15,11(9):100-101. [7] 韩翠丽. 高职学报企业作者群的开发和培育[J].当代职业教育,2014(1):82-84. [8] 兰春.高职院校学报质量建设突破口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24):106-107. [9]石伟平,唐林伟.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总体偏低[N].中国教育报,2015-07-09(009). [10]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2016)[EB/OL]. 2017-06-22. http://www.jif.cnki.net/Core/. [11] 陈燕,李锐.对我国教育学类期刊分类评价的思考[J].图书情报研究,2011(1):23-27. [12] 唐林伟.对我国职业教育学发展困境的一些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1. [13] 李术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科研发展的特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33-40. [14] 乔家君、刘晨光.我国学术期刊空间格局及其生态环境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130-143. [15] 谢淑莲.做好“龙头、龙尾”工作,为科研工作服好务[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6(2):1. [16] 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17] 周敏娟,王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内涵分析[J]职教论坛,2013,18:22-25. [18] 尹玉吉.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启示录[J].编辑之友,2016(10):3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