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曲靖师范学院
主编:郭丽红
常务副主编:蔡燕
刊期:双月
创刊时间:1982年12月
国内邮发代号:64-84
国外发行代号:1596B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879
国内公开刊号:CN 53-1165/G4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9-26
上一期
下一期
社会学·边疆治理研究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构建与边疆治理现代化
方盛举, 何思琦
2024, 43(5): 1-10.
摘要
(
93
)
PDF
(1505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疆地区历来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区域,立足“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深刻认识和把握统战工作的特点,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部署。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进程需要构建完善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完善的大统战工作格局能够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有效破解边疆治理难题,在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和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构建,有利于促进边疆各民族的政治认同、提升边疆政治资源的整合力、营造优良的政治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地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需要健全统一战线服务边疆治理的体制机制、以“大统战”系统思维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构建“两个共同体”,统筹边疆治理与全球治理。
跨境合作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基于边界负效应视角的分析
刘华林, 杨睿哲
2024, 43(5): 11-21.
摘要
(
54
)
PDF
(1522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人类提供了一个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守望相助、尊崇自然的美好世界蓝图。但在现实世界中,国家边界存在经济屏蔽、法域分割、文化区隔、全球分配的武断、跨境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公地悲剧”以及负外部性等负效应,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跨境合作治理是一种削弱边界负效应的重要方案,其所涵盖的跨境文化交流、跨境互助、跨境安全合作、跨境经济合作、跨境资源合作等内容能有力促进文化共同体、友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的建设。跨境合作治理成效主要受到主体、过程和环境三个主要维度的若干因素影响。我国要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需重视从“主体激励”“过程设计”“环境营造”三条进路出发推进跨境合作治理。
跨境灾害合作治理研究——基于体系-过程-能力的分析框架
琚婷婷
2024, 43(5): 22-30.
摘要
(
31
)
PDF
(1486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境地区与内地之间通达不畅,在共同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着共同的灾害问题。随着灾害影响范围跨越国家边界,需要多方行动者共同合作才能提升灾害治理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理的有效性。跨境灾害合作治理体系是由合作治理主体通过建立跨境灾害合作治理共同体,将合作意愿和要求转化为治理行动的过程,最终输出关于跨境灾害合作治理的相关政策,为跨境灾害合作治理提供产品和服务,提升跨境灾害合作治理能力,确保跨境灾害合作治理体系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凝聚不同国家人们的力量,开辟更深入的治理模式,进而应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铜商文化研究
以有生有:会泽铜商文化资源续用的县域方略研究
邓玉函, 夏福立
2024, 43(5): 31-39.
摘要
(
48
)
PDF
(1495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县域作为重要的行政治理空间,孕育了独特的县域文化,是传统文化集散地。时下,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就需要依托县域这一中观载体,上承国家宏观战略下接村落微观实体,进而实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整体性、立体化传承创新。会泽县铜商文化资源的民用、学用、商用实践方略表明:乡村振兴和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是有机统一的,并行于县域传统文化资源的续用实践之中。
铜盐资源视域下西南边疆史前文化的分布与转移趋势
王瑰
2024, 43(5): 40-49.
摘要
(
38
)
PDF
(1510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西南边疆温和的气候和资源条件,为史前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西南边疆还有丰富的铜盐资源分布,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开始普遍食盐,文明与国家的诞生又与铜器时代相伴随,因此,西南边疆实际上也是孕育文明的温床。检索西南边疆从旧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到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以及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再到早期青铜时代代表性遗址的分布特点和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其间闪烁着人类向丰富盐泉资源区和丰富铜矿资源区转移的自发趋势。这个趋势弥补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突然开始普遍食盐与青铜时代早期突然成功掌握采铜冶铜术的逻辑缺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主动食盐与对铜矿、天然铜的识别利用本身也应当是“新石器革命”的重要内容。
珠江上游经济文化发展研究
历时性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建设历程与形象建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隽雨仙, 杨茜好, 保继刚
2024, 43(5): 50-58.
摘要
(
106
)
PDF
(1489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旅游经历了从旅游事业接待转型旅游产业建设的起步阶段、99世博会的快速发展阶段、多个国际级旅游目的地扩张阶段,一批资源导向型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成熟。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与变迁始终深受文学、影视等艺术构建的影响,并与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与传播媒介变迁所契合,实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稳固与持续传播。研究以系列重要事件为时间节点,采用历时性的研究视角梳理了云南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对云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历程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由此提出对未来云南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的建议。
云南省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时空耦合研究
童彦, 朱奕杉, 朱海燕, 高庆彦, 吴仕海
2024, 43(5): 59-66.
摘要
(
70
)
PDF
(1846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熵值法,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城镇化与旅游业时空耦合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2012~2020年云南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时空耦合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协调发展趋势良好,城镇化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同时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提高又推动进城镇化演进。从时间序列特征看,云南城镇化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先后经历了失调阶段、磨合阶段和协调阶段,自2015年起由城镇化滞后向旅游业滞后转变;从空间格局特征看,云南城镇化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高值区集中在昆明和丽江,呈点状分布,曲靖、玉溪、楚雄、红河等滇中地区是磨合过渡阶段的集聚区;耦合协调发展的低值区集中于滇西的迪庆、怒江、临沧、德宏以及滇东南的文山和滇东北的昭通。呈现以昆明、丽江为核心,从中部“协调”型,逐步转变为边缘“失调”型的空间格局特征。
文艺学·网络文学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学写作的主体性位移与重构——基于后现象学的媒介技术哲学
李杰
2024, 43(5): 67-76.
摘要
(
85
)
PDF
(1508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成式人工智能问世之后,一些网络文学文本的生产往往通过作者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指示性问答、引导式对话来完成。文学文本的生产主体由单一的人过渡到了人机协同的“类主体”,文学写作的主体性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的位移:一是策略性地让渡作者主体性,将即时化、均质化的写作活动最大限度地交予人工智能完成;二是超越机械写作的逻辑,最大可能地固守作者的主体性权力,始终警惕人工智能对写作主体性的僭越。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学写作的终极理想和导向应该是“人机一体化”:作者主体与人工智能之间不断越界和对话,在动态交互中创建出一种将人类智慧、机器智能以及网络环境有效结合起来的超高级别的智能化系统。因此,网络文学写作的主体性就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从一种辩证法的循环中获得积极的重塑。
网络玄幻小说对传统“俗文学”的当代传承——从猫腻的系列作品切入
杨新宇
2024, 43(5): 77-86.
摘要
(
70
)
PDF
(1506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猫腻的系列玄幻小说在激烈的网文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其对传统“俗文学”的当代传承密不可分。他始终将受众的需求置于首位,通过对各类爽点萌点的精心提炼与高频使用、天马行空的玄奇内容安排、对经典武侠故事的巧妙借鉴以及对具体行文的适时调整以最大程度地书写大众读者所“喜闻乐道”的故事内容;通过超长篇的文本设置与频繁的更文速度、高密而曲折的情节安排、可圈可点的人物塑造以及极富网络时代特色的语言特质践行“辞浅会俗”的审美追求;通过对人世质朴真情的描绘以及对自身独特情感体悟的抒发展现“言为心声”的情感底色;通过“导愚适俗”的价值旨归满足着读者更高层次的价值需求,带给读者以世俗文化可接受范围内的理想主义的精神召唤,从而成功实现了作品商业性与文学性的兼顾。猫腻的系列玄幻作品于网际的一鸣惊人是传统“俗文学”在当代文化价值的直观印证。
乡村振兴研究
产业融合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杨俏丽
2024, 43(5): 87-95.
摘要
(
116
)
PDF
(1494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共同富裕的薄弱地区,同时面临着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多重任务。产业融合作为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形态,其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密切关联。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农业产业化模式、提升农村集体增收能力和发挥“规模效应”“吸纳效应”“溢出效应”“带动效应”等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共同富裕空间、提高共同富裕广度与深度。面对现实中体制机制性障碍弱化农村产业融合深度、市场体系衔接不畅影响产业链价值提升和产业融合空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滞后弱化产业融合支撑力等问题,以产业融合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健全农村产业融合要素保障机制,强化农民共享城乡发展成果的制度支撑;构建高能级多融合产业体系和完善产业链,全面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赋能;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效能;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扩大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共享度。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保险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广西12个地级市为例
李春华, 刘泰悦, 潘悦
2024, 43(5): 96-106.
摘要
(
59
)
PDF
(1507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其面临的风险相对于其他农业更大,而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减少蚕桑产业面临风险时受到的不利影响,是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2008—2021年广西1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的分析,构建蚕桑产业发展水平指标,考察农业保险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农业保险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论是广西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农业保险对蚕桑产业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前者显著而后者不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农业保险可以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保障制度、创新地区特色蚕桑保险和充分发挥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优势等政策建议。
教育教学研究
交通运输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动向
赵光辉, 史雪琳
2024, 43(5): 107-115.
摘要
(
71
)
PDF
(1985KB) (
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战略。交通强国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交通人才作为支撑,而我国现有的交通人才建设领域还存在人才结构不优、人才国际化融入程度较弱以及人才与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从交通教育、交通国际化、交通和人才政策的推进和完善角度出发,围绕中国交通运输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培养机制、培养政策以及培养现状等核心研究问题对相关研究动态进行梳理,以期望能够为中国交通运输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从而为推动中国交通更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提供切实的路径。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李国钰, 茶志强
2024, 43(5): 116-121.
摘要
(
88
)
PDF
(1449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底色,也是实现文化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把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但在融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表现为融入的主体意识薄弱;融入的资源内容不足;融入的环境氛围不够。因此,需要在主体层面、内容层面、环境层面进一步提升融入的效果,培育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新文科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张小红, 刘雯静
2024, 43(5): 122-128.
摘要
(
46
)
PDF
(1461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推进以及社会的转型与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与挑战,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培养出新型的人才。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我国文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研究对象、新的研究范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文精神的回归。社会工作专业以实践性、应用性为突出特色,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反思传统的社会工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有新的目标定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需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群体为中心,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以专业融合为抓手,确立新的学科培养标准;坚持多元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分层分类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