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67(08):1085-1097. [2] 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01):2-8. [3] 欧向军,沈正平,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J].地理科学,2006(06):641-648. [4] 赵建安.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研究[J].地理研究,1998(04):3-5. [5] 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04):76-78. [6]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01):57-68. [7] 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72-84+222. [8] 李实,朱梦冰.中国经济转型40年中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J].管理世界,2018,34(12):19-28. [9] 程莉,刘志文.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9):114-120. [10 ]陈明华,刘华军.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3):57-63. [11] 刘迪,吴相利.哈长城市群经济格局时空演化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5):18-24. [12] 王一晴,张莉,叶秀玲.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演化及成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2(08):1-7. [13] 刘伟.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02):131-135. [14] 王雅竹,段学军,王磊,等.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01):1-12. [15] 晁静,赵新正,李同昇,等.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经济差异演变及影响因素——基于多源灯光数据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9,39(05):92-100. [16] 赵丹,孙东琪,陈明星.长三角县域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J].经济经纬,2020,37(04):1-10. [17] 孟德友,李小建,陆玉麒,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34(02):50-57. [18] 游珍,雷涯邻,封志明,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及区域差异对比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03):78-84+89. [19] 王建康,谷国锋,姚丽,等.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06):19-25+37. [20] 张可云,张颖.不同空间尺度下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J].经济地理,2020,40(07):1-11. [21] 冯兴华,钟业喜,李建新,等.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03):100-109. [22] 冯鹏睿,徐泮林,田梦娜,等.基于GIS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04):131-133+136. [23] 陈利,朱喜钢,李小虎.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J].经济地理,2014,34(08):15-22. [24] 江孝君.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5] 郏建,倪建华,杨再贵,等.2005—2014年安徽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3):23-27+68. [26] 吴桂炀,陈杰,陈启会,等.金沙江流域近50年气象水文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人民长江,2019,50(11):84-90. [27] 王东升,袁树堂,杨祺.金沙江流域云南片水文极小值演变及生态基流保障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9,35(04):35-41. [28] 张亮,丁明军,张华敏,等.1982—2015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084-2097. [29] 刘颖,谢萌,丁勇.对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4(09):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