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科志, 申秀民, 刘正平, 等. 化学综合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J]. 化学教育,2010,31(3): 92-104. [2] 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化工产品手册(无机化工产品)[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29-130. [3] 高松,王剑波. 大学大词典[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24-25. [4] 天津化工研究院.无机盐工业手册(上册)[M].第2 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0. [5] 周公度. 化学词典[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345. [6] 魏兴国,董岩,孟繁宗. 碱式碳酸铜实验室制法的改进[J]. 德州学院学报,2002,18(4): 36 -38. [7]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 无机化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51-252. [8] 吴永娟,赵大洲,费菲,等. 制备参数对碱式碳酸铜形成过程的影响[J]. 化学教育, 2015, 36 (22): 28-33. [9] 陈静,石晓波,龚丽维,等.碱式碳酸铜的制备[J]. 大学化学, 2012, 27(5): 78 - 82. [10] 宋力,刘小玉,王晓兰,等.碱式碳酸铜制备实验的改进探讨[J]. 天津化工, 2010, 24(6): 30 -32. [11] 陈秀宇,邱雪芬.碱式碳酸铜制备实验的改进探索[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 82(5): 44 - 46. [12] 石少明,梁宇宁,梁敏.无机化学实验中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8(9): 44 -46. [13] 曹瑰华,从长杰,陶友田,等. 碱式碳酸铜在空气中热分解动力学[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 51(4): 416 - 420. |